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谈心谈话见真章 肺腑箴言促发展

发布时间:2017-04-21 14:45 来源: 市纪委组织部
     
    3月29日至4月1日,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肖克强分别与市纪委监察局领导班子成员,大竹县四套班子成员、法检“两长”,市委巡察机构负责人,县(市、区)纪委(纪工委)书记进行了谈心谈话。 
    充分肯定成绩
    2016年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出现了“一升一降”。“一升”,即: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满意度测评在全省上升1位,测评分数由2012年的75.78上升到去年的83.81;“一降”,即:信访数量下降8%左右,社会风气逐步好转,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基本形成。全市换届风清气正,没有发现一例拉票贿选等违纪行为,干部风气明显好转。市委巡察机构充分发挥巡察“利剑”作用,认真巡察各地各部门存在的问题,震慑人心,成效明显,巡察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大竹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党风廉政建设齐头并进、成绩喜人。县(市、区)纪检监察机关在正风肃纪、纪律审查、预防腐败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绩。
    认真查找问题
    思想认识方面。有的干部理论学习不够,没有认真学习党章、党规,政治学习没有入脑入心、学深学透。有的同志认为反腐形势应该放松了,看到“标本兼治”就认为要出现拐点了,没有真正把中央“越来越严”的要求看清楚。干部作风方面。有些干部作风不深不实,敷衍了事,联系群众不紧密不深入。一些干部搞“三拍”,“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表态,“拍屁股”走人,只表态不落实。有的规避规则,“打擦边球”“钻空子”,不按规则办事。“阳光问廉”反映出来基层干部还存在为群众办事,拿群众钱、要辛苦费的现象。机关里面仍然存在“吃拿卡要”。能力担当方面。有的干部不愿意攻坚克难,存在“只要不出事、宁可少干事”的消极情绪,不敢担当、不愿担当。有的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庸政”“懒政”,干工作找借口,能力不足,素质不高。全面从严治党方面。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认识不到位,落实不到位,存在压力传递不到位、责任意识层层递减现象,“上热、下冷”的情况较为突出。个别乡镇纪委干部专职不专,仍然兼职分工负责其他工作。示范作用方面。个别领导干部没有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不敢喊响“向我看齐”,甚至个别领导干部起到了负面的、消极的作用,给干部队伍造成了不良影响。
    准确把握要求
    一要政治坚定、顾全大局。要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决服从党的领导,维护党的权威,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要把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从大局出发,无条件服从大局、服务大局,决不能把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大局之上,始终做到政治上讲忠诚、组织上讲服从、行动上讲规矩。二要以上率、力量下沉。领导干部要喊响“向我看齐”、充分发挥示范作用,时刻想到一举一动会影响一片人,不论作风上、工作上都要过硬。要加强调研,了解基层真实情况,增强干部“来自群众、服务群众”的意识,真正关心群众,力量要下沉,不要当“翘脚老板”。三要夯实基础、建设队伍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要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干部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干部队伍活力。认真贯彻“好干部”标准,把好选任关口,培养出一支“让党放心,人民信赖”的干部队伍。有问题的干部要主动向组织讲清楚,对犯了错误的干部,组织要允许改正错误,给干部立功的机会。要分清情况,探索合理使用“容错纠错”机制,为担当者担当。四要严守纪律、改进作风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纪律上要求更严是保护干部。“四种形态”主体责任是党委,特别是“第一种形态”,要提醒每一个党员干部守住“六大纪律”底线。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正风肃纪,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今年特别要重点查处“村霸”“蝇贪”,塑造良好的干部作风,用党风带社风,社风带民风,努力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