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第三届廉政大竹论坛举行 共议反腐倡廉向基层延伸

发布时间:2017-07-31 来源: 未知
 
 









 
  巍巍五峰山,翠竹折腰笑迎八方名士;清清百岛湖,温汤热水喜聚四海高朋。
 
  7月2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三届廉政大竹论坛暨反腐倡廉向基层延伸座谈会,在大竹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反腐倡廉向基层延伸——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理论与实践”,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四川省纪委监察厅、四川省社科院,黑龙江、湖南、浙江、贵州、四川等地的市、县纪委的专家、学者、嘉宾,共200余人参加论坛。
 
  近年来,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提出和扶贫攻坚任务的深入推进,农村发展条件日益充分,资金项目明显增多。这本是百姓欢呼的好事,然而,由于农村监督管理的滞后和缺位,基层干部“吃拿卡要”等腐败现象依然存在。
 
  如何防范、治理“微腐败”?专家、学者、嘉宾齐聚大竹,交流各地基层反腐经验,就反腐倡廉向基层延伸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深入探讨。会议持续6个小时,各地与会纪委书记有序发言,毫无保留地分享当地反腐“绝招”和倡廉“真经”,专家学者就各地反腐经验发表体会和建议。
 
  会上,我市“三个一批”,开展“清源行动”和“133”专项整治,对“微腐败”发起凌厉攻势,得到与会人员点赞认可。达川区实施“财政因素分配法”,以乡镇人口、远近、上年实得财力等因素作为财政资金分配条件,真正实现了让“跑部钱进”没市场、让“吃拿卡要”没机会。
 
  大竹县介绍了“阳光惠民”互动平台,线上线下两个平台,有效加强了民生资金、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透明度,引导群众参与政务监督。宣汉县、开江县组建纪检监察工作协作区,通川区设立片区联勤委,统筹县乡纪检力量,解决了基层纪检组织人手不足问题。宣汉县、大竹县长期坚持的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提高了村居干部管理能力,防止村级财务出现混乱。渠县开展的民情调查、万源市的“望闻问切”,在健全服务群众的机制上收效明显。
 
  针对本次“反腐倡廉向基层延伸——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理论与实践”的主题,还开设了各地党风廉政建设图片成果展,将各地反腐工作亮点鲜明展出,供与会者参观了解。
 
  次日上午,与会人员前往大竹县人和乡天宝村、渠县临巴镇凉桥村、大竹县民政局进行了实地调研。对大竹县阳光“三资”管理、渠县“院坝纪检行”实践、以及多次被中央评为“先进”的大竹民政局党风廉政建设进行了实地感受和具体了解。
 
  (本报记者 谢建荣 实习记者 刘苏颉)
 
  专家声音
 
  中央纪委研究室原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 李雪勤:
 
  开展“基层清洁行动” 推动反腐倡廉向基层延伸
 
  反腐倡廉向基层延伸标志着反腐已从重点转向全面,反腐向纵深发展将是必然趋势。基层的反腐倡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方面,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效。各地可借鉴吸纳大竹等基层反腐经验,共同营造山清水秀政治生态。
 
  国务院扶贫办《中国扶贫》杂志社总编辑、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副会长 杨永纯:
 
  “微腐败”需准确定义
 
  一般认为,事微量小、侵害性质不变、侵害民生领域、防范机制不健全、侵蚀农村行政基础的都属于“微腐败”。但是,对于“微腐败”的定义,还缺乏特定依据,对于腐败的识别和认定尚未形成统一标准,需要对基层反腐的防治基础、基层微腐败的定性和对基层微腐败的危害作确定的描述并形成共识。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副所长 冯军:
 
  基层反腐要做到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纪委监察和法制相结合、党风廉政建设和发展相结合
 
  对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真实情况的了解,有助于优化理论研究的基础和思路,增进对基层微腐败的理解。研究基层反腐要做到现代与传统相结合,既要有先进技术手段,也不要丢了传统群众工作方法,要有人与人的感情交流;纪委监察要和法制相结合,要依法治国,依规治国;党风廉政建设要和发展相结合,反腐不仅是发展的保障,也是发展的一部分。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社会学所廉政研究室主任 蒋来用:
 
  建立容错机制 区分不同错误
 
  当前反腐形势严峻、复杂,反腐倡廉关键在基层,重心也应在基层。目前的基层反腐面临挑战,包括干扰多,妇女、儿童、老人多,基层微腐败多,基层不作为现象多,事前预防事中监督少、事后处置多,非在职党员多,监督力量散而多等。要加大管控力度,统筹公平配给资源,统一调度监督力量,建立容错机制、区分“不作为、小错误、大错误”等六种错误,改变基层政治文化,提高村级基层干部能力,与时俱进用好科技手段,重视调查研究。
 
  《新华文摘》杂志社高级编辑 胡元梓:
 
  用大局意识看反腐 全面认识腐败本质
 
  基层反腐情况充分反映了“党要管党”的主动性。对于腐败的出现和治理,从政治学上看,应认识到政治的本质是权力,进而从权力的产生、运行、监督与制约三个方面去着手治理;从行政学上看,党建工作就是关于人的工作,应搞好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维护好群众利益,协调好与党委政府相关各方关系,引导群众参与其中,形成认同,共同推进基层治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上看,应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借鉴经验,全面的发展的看问题,把反腐和社会治理、经济发展结合起来,站在“四个意识”的高度上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