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环保领域执纪问责让问题无处藏身
发布时间:2017-09-01
来源:
达州晚报

“走,马上再去回访医院的医疗废物、污水处理整改得如何了”,市纪委环保综合执法督察暗访组一组负责人简单明了的下达了督察任务。
自环保督察工作开展以来,类似这样“随便”又“任性”的督察组已先后“光临”34个市级部门及7家重点企业,发现问题上千个。
下猛药 一场“下深水”的督查
今年5月,市纪委监察局率先发力、主动作为,先后成立4个环保督察暗访组,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方式深入全市各行业、各领域、各地区开展环保暗访督察工作。
“从不打招呼、也不听汇报……”面对毫无规律的督察“套路”,达州市中西结合医院负责人感到“压力山大”。事后他表示,“这样的方式让我们认清了问题所在,促使我们立行立改”。
“四不两直”的督察方式让大多数问题企业“栽了跟头”,没有了反应时间,问题便自动显现。“这种‘不预留时间、不提前知会、措手不及’的督察行动是发现和直面问题的最佳手段,让本次环保督察更加灵活、机动、快速、高效。”市纪委环保综合执法督察暗访组一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
据悉,通过3个多月超强度、高频次、多密度的执法督察,部分市属企业增添、修缮了一批治污设施,并对治污设施运行情况进行视频监控。增添污水处理设施3套,新增烟气治理设施4套,新增道路车辆冲洗设施30套……
治沉疴 直击环境难点“靶心”
督察方式看似“随便”但背后却大有文章。市纪委监察局在全市“突出环境问题整治百日攻坚行动”中,主动作为,组建4个专项督察组先后检查环保领域重点点位、单位、企业282个,发现问题线索94件,按照“移交纪检监察组织调查处理、责成职能部门依法处理、责成县(市、区)政府和职能部门督促整改”三种方式进行分类处理、限期整改,截至8月25日,已党纪政纪处理22人。同时,对全省环保督察反馈我市的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对尚未完全整改到位的反馈意见和问题点位,已移交县(市、区)纪委和市级职能部门逐一处置,相关问题线索正在调查处理中。
同时,以《阳光政务》节目为载体,市、县先后组织环保部门上线43次,督促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灰霾污染等热点问题124件,构建以“群众反映问题、现场承诺整改、媒体跟踪回访、纪检督办问责”的“四位联动”的监督模式。《阳光政务》节目升级为《阳光问廉》全媒体直播节目后,对暗访中发现的4个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了督促整改。
“点对点”党内监督。突出运用“巡察”利剑,把环保作为巡察重要内容。今年以来,市、县先后3次对环保系统开展巡察,发现突出问题87个、问题线索6件,实现了环保突出问题早发现、早纠正、早处置。把环保工作开展情况作为政风行风群众满意度测评的重要内容,对测评排名靠后的部门(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廉政约谈,数剂猛药多管齐下让“沉疴痼疾”无处藏身。
出奇招 积极探索 大胆创新
“设备运行维护记录管理不规范,日期前后矛盾,”“务必在本月20号前对所有设备运行维护进行清理排查,建立健全制度,加强日常巡管……”近日,市纪委环保综合执法督察暗访组在督察市中西结合医院等7家重点企业后,督察执法人员和企业环保工作人员实行了“双签字、双留痕”,有效避免了执法人员执法随意性,对问题整改有据可查。
近年来,市纪委监察局坚持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贯穿于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始终。在全市集中开展“清源行动”,将“执行环保重大决策部署”和“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生态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整治重点,督促引导说清一批、严厉惩处问责一批、建章立制完善一批,形成了纪检监察机关和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统筹联动工作格局。
此外,成立了达州市纪检监察机关迎接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问责督察组、宣传报道组,负责统筹协调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问责追究等相关工作;坚持主责单位自查自纠、市级牵头单位和县纪委监察局全面核查、市纪委监察局专项抽查的“三级联查”机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督促各主责部门和基层单位自查自纠地方、领域、系统、行业内的突出问题,逐级传递压力,切实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要求。
“无招胜有招”是对督察工作最直观的形容,我市通过不打声招呼、不听报告的督察方式和猛药去疴、刮骨疗毒的制度保障,以及快查快结、限期整改的治理效果实现了问题查摆和整改的“双赢”,通过不懈的努力既守住了“金山银山”,又留下了“绿水青山”。
(赵宾雁 本报记者 邱霞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