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问题导向 坚持标本同治
——达州市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

廉洁达州 2016-02-15 15:05 来源:达州市纪委
   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严重损害群众切身利益,侵蚀干群关系,动摇党的执政根基。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既是一项政治任务,也是一项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民生工程,是推进正风肃纪常态化延展和深化。达州市按照中央和中央纪委、省纪委的决策部署,上下联手、迅速行动,突出问题导向,着力标本同治制度建设与执行,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
纪委聚焦主责 协调推动各项工作
   2015年7月3日,市纪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深入学习省纪委“6.25”会议精神,特别是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王雁飞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究达州贯彻落实措施。7月14日,市纪委监察局制发了《全市认真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任务、形象进度、保障措施、牵头配合单位,并与民政、农业、扶贫、国土、住建等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和信息共享机制,及时梳理问题线索,建立专门台账进行管理。市纪委和各县(区、市)纪委领导班子成员实行包片和包案责任制,推行“带案下访”工作机制。坚持每季度由领导班子成员带队,组织开展1—2次全面督查。市纪委每名常委联系一个县(区、市)和相关单位,对该项工作进行督促指导。2015年8月、12月,由市纪委监察局领导带队,邀请部分特邀监察员分别组成11个督导组,采取听取汇报,邀请党员干部、群众和辖区特邀监察员召开座谈会,访谈乡(镇)党委书记、乡(镇)纪委书记及部门纪委书记(纪检组长)、中层干部以及查阅资料和实地调研等方式对8个县(区、市)、47个市级部门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工作进行了专项督导。
加强社会监督 着力营造良好氛围
   为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该项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市纪委制定了《关于认真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的宣传方案》,将七个方面的问题作为重要内容在在达州日报、达州晚报、达州市电视台、“廉洁达州”网络平台进行集中宣传,制作的发生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宣传短片全市统一时间段在市电视台和各县(区、市)电视台进行集中播放40余次;连续开展了多场下基层定点宣传活动,利用赶集日深入场镇、社区设点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张贴宣传海报、展示宣传展板、集中发放发生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宣传资料等形式大力宣传,全市共开展基层设点宣传10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00余份,宣传覆盖人群达到400万人以上。同时,在廉洁达州网站开通“四风”举报专区,并安排专人对达州“凤凰山下”等热门网络平台进行日常查看,收集群众诉求及热点、敏感话题,进行分析研判,及时从中捕捉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问题线索,进一步畅通信访举报渠道。
严格纪律审查 强化案件查办
   在重点解决“七个方面问题”基础上,将“涉农资金使用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为群众反映强烈问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专项治理。积极从群众信访、网络舆情、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和省委第三巡视组移交件中,分析排查基层党员干部在“四风”和腐败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中发现、挖掘“四风”和腐败问题线索,组织各县(区、市)和教育、卫计、民政、扶贫、国土、住建等相关部门以及特邀监察员对涉及发生在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线索进行收集梳理归类并按时报送,建立专门台账,定期督查督办,共收集问题线索808个。市纪委监察局从排查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线索中,重点选取20个问题线索,由市纪委监察局领导班子成员挂牌督办,其中立案查处15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5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6人。同时,大力推行“提级办案”、“协作办案”、“交叉办案”等模式,提高基层纪律审查能力,2015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查处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案件1287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287人,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典型案例398件,形成强大震慑。
坚持问题导向 深化源头治理
   市纪委监察局在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工作中,找准群众身边最易失控、最易出现问题的重点领域、重要环节,创新探索“标本同治”工作机制,建制度、堵漏洞,从源头上铲除滋生“四风”和腐败问题的土壤和条件。2015年8月26日、9月13日,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马骏先后组织召开了“全市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标本同治工作座谈会”,对全市“标本同治”解决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9月18日,市纪委监察局印发了《达州市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标本同治制度建设实施方案》,在试行作风建设巡查机制、廉政食堂制度、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等制度机制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将“村(社区)廉勤监督工作机制、乡镇办案组织协调工作机制、建设“阳光村务”实施意见、涉农惠民项目资金监管问责办法、“百姓问廉”工作机制、“民情大调查”工作规范、“阳光保障”监管机制建设、重大项目消极作为问责办法、改进作风“三查”机制”等8项制度建设作为全市“标本同治”解决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的重要工作举措,进一步明确责任单位、完成时限和预期效果,拟在各县(区、市)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市范围内交叉复制、推广运用,为全市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取得实效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