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在省纪委监察厅和达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达州市纪委监察局主动把握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丰富内涵,全面落实监督责任,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坚定不移惩治腐败,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得到有效遏制。纪检监察系统接受检举控告类信访举报数比上年下降21%,社会评价满意度84.27,较2014年上升1.31。
一、加强统筹协调,推动责任落地生根
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思想自觉,强化责任担当,通过严格督促检查、逗硬目标考核、严肃责任追究等方式,层层传递责任、传导压力,压实“两个责任”。一是出好主意、当好市委参谋。第一时间把中央纪委、省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最新精神、最新要求及时向市委汇报,提出贯彻落实建议供市委决策,在纪检监察系统及时传达贯彻、安排部署、督促落实。二是健全机制、逗硬责任考核。制定《达州市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清单(试行)》,完善“签字背书”、提交述廉报告、述责述廉、社会评价、约谈等机制。制发述责述廉两个实施细则,组织61名党政“一把手”向市纪委三届五次全会述责述廉。三是强化问责、倒逼责任落实。严格执行我市“一案双查”实施办法,推行“所有违纪案件查结后均要提出是否启动‘一案双查’或惩防体系追责的意见”制度,对发生重大腐败案件和严重违纪行为的单位,逗硬实行“一案双查”。2015年,全市启动“一案双查”案件56件,问责78人,其中纪检干部25人,通报6件。
二、狠抓作风建设,防止“四风”反弹回潮
突出问题导向,越抓越紧、一寸不让,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一是深化作风整治。继续深化“9+2+X”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定期召开正风肃纪牵头部门联席会议,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公款吃请旅游、公车私用、收受红包礼金、参赌涉赌等问题进行了大力整治。二是常态监督检查。在“春节”、“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制发通知、短信提醒、明察暗访等方式,守住“高危”时段,寸土不让。严格执行“三公”经费半年抽查、全年普查和重点检查制度,先后开展7次监督检查,分类处理问题230余个,发出督促整改函87份,约谈19人,诫勉谈话29人。制定《扶贫开发工作问责办法》,开展了扶贫攻坚监督检查,发现问题18个,立案7人,诫勉谈话15人。三是健全长效机制。制定《达州市贯彻落实<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责任分工方案》《关于推进正风肃纪工作常态化的实施方案》。严格执行市委市政府“十一项规定”、公务接待管理、差旅费管理、会议费管理、绩效目标管理、“三公经费”监督检查、“三公经费”公开、公务用车维护费单车管理、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等办法。起草《达州市作风建设巡查办法(试行)》,探索实施定期作风巡查的常态机制,着力提升作风建设的长效化、规范化水平。四是抓好巡视反馈问题整改。认真核查处理省委第三巡视组发现的问题线索,对1018件交办件进行了及时承办或转办,加强跟踪督办,已办结1011件,办结率99.31%。。在全市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基层干部腐败问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三公经费”管理使用问题、化解政府债务问题、选人用人问题等六个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三、着力纪律审查,遏制腐败蔓延势头
紧扣党规党纪开展监督,用好纪律这把“尺子”,保持纪律审查高压态势,遏制腐败蔓延势头。一是严厉惩贪治腐。建立完善市、县、乡、村四级信访网络,全年纪检监察机关处置线索2939件,立案1515件,党纪政纪处分1559人,同比增长153.14%、40.53%、35.8%,线索处置数、立案数、处分数均居全省第二,其中立案县处级领导干部36人,同比增长111.8%。全市314个乡镇纪委立案556件,同比上升5.5%。二是突出执纪特色。认真学习领会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正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针对群众反映或组织掌握的党员领导干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综合运用诫勉、函询、廉政谈话、通报批评、组织处理等多种形式开展执纪工作。市本级今年函询4人,4名县处级领导干部因落实主体责任不到位被诫勉谈话,1名市级部门主要负责人被书面诫勉。坚持党政领导干部任前廉政谈话制度,198名新任县处级领导干部接受廉政谈话并签订廉政承诺书。三是转变审查方式。在全市启动纪律处分决定执行、依纪依法开展纪律审查、涉案暂扣款物管理等“三大专项检查”。落实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要求,健全县(区、市)纪委每月定期向市纪委报告线索处置和纪律审查情况等工作机制。2015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平均办案周期50天,同比减少12天;使用“两规”“两指”措施10人,平均周期27.1天。牢固树立“没有安全就没有办案”底线思维,严格执行我市办案人员安全意识评估、办案安全动态监管、办案安全预警责任制“三大机制”,强化纪律审查安全保障。制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市委反腐败协调小组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改革和完善各级反腐败协调小组职能,凝聚反腐败工作合力。四是标本同治解决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认真品读《石壕吏》,坚持“以民心为心”,强化监督执纪。市纪委班子成员分别带队,深入各县(区、市)、市级有关部门督导解决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聚焦“七个方面问题”开展纪律审查。2015年,全市共立案查处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1287件1287人。2015年8月在全市启动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标本同治制度建设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市本级和8个县(区、市)分别选准1个当地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作为课题研究解决,确定了“百姓问廉”、“阳光保障”监管、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等9项制度探索试点,每一项制度成熟后,在全市复制推广,逐步织密制约公共权力的制度笼子。新华社、人民网、中央电视台、中国改革报、《人民论坛》、四川电视台《廉洁四川》对我市标本同治做法进行了采访报道。2015年11月25日,市委书记焦伟侠、市纪委书记马骏赴北京做客人民日报社人民网,就“履行‘两个责任’推进制度创新,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腐败”接受在线访谈,对我市标本同治做法进行了介绍。
四、注重管用有效,强化权力监督制约
引导党员干部坚守理想信念“高线”,守住纪律“底线”,筑牢制度防线,着力消除腐败滋生土壤。一是倡树清风正气。加强正面引导,用李林森、游从文等身边先进典型引导党员干部见贤思齐。充分发挥“廉洁达州”、《巴渠清风》等宣传阵地作用,深入挖掘张爱萍、元稹等廉政文化资源,精心培育一批廉政文化景点,拍摄《传统中的家规》专题片、《坠落》微电影,积极营造反腐倡廉良好氛围。坚持每季度在市委常委会上至少通报一次重大典型案件或观看一次警示教育片;协助市委召开南充拉票贿选案剖析反思专题民主生活会,观看警示教育片。发放《国资之
蠹》《警示录I》等警示教育资料2800余册,召开县处级主要领导干部“家庭助廉”警示教育会议,组织4000余名干部职工走进达州监狱、川东监狱接受现场教育,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二是加强权力监督。认真落实省政府“五个规定”、“五个意见”,针对招投标、政府采购、土地出让、涉农资金管理等腐败易发多发领域,强化监督检查,确保阳光操作。强化政风行风监督,对全市2014年政风行风满意度测评结果进行了通报,对连续两年排名靠后的2个市级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了诫勉谈话。市县两级制作“阳光政务”电视节目149期,受理群众投诉建议诉求740余件(次),办结率98%。三是强化制度约束。探索“积极预防、系统治理”工作机制,组织实施涉农项目资金监管和社会保障监管等系统治理及制度建设,增加农村集体“三资”监管、领导干部“勤廉指数”综合评价等市级预防腐败创新工作10个。严格执行《达州市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制度建设与执行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今年以来,全市共实施惩防体系责任追究58件,党纪政纪处分30人,诫勉谈话21人,通报典型案件6起。
五、持续深化“三转”,锻造过硬干部队伍
积极推进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把从严要求贯穿队伍建设全过程,着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铁军。一是推进体制改革。有序推进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各项工作,及时总结评估,定期上报经验成果。加强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组织领导,制定县(区、市)纪委书记、副书记等4个提名考察办法,建立县(区、市)纪委书记、副书记备用人选库。大力推进派驻机构统一管理,对全市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干部人事等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组织派驻纪检监察组织负责人述职述廉,加强纪检监察业务考核,促进履职。制发《达州市统筹联动中央驻川单位分支机构和省驻达单位纪检工作暂行办法》,召开统筹联动工作座谈会和推进会。聚焦主责主业,清理规范议事协调机构,推进县级纪检监察机关第二轮内设机构调整,确保执纪监督力量向主责主业集中。二是锤炼干部队伍。深化“修炼创”、“两深”和“创铸树”等活动成果,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加强纪检监察干部监督专项教育学习活动;围绕“全面落实监督责任”分层分类开展研讨,大力推行读书交流、以案促学、跟班学习等模式,每季度通过视频会议开办一期主题讲座,邀请专家教授、委局领导及业务骨干开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专题辅导、“深化三转、提升监督执纪能力”和“强化法治理念提升法治思维”专题培训,编印《正人先正己打铁自身硬》学习读本。严把选拔任用关口,在提名考察环节开展纪检监察干部职业品格测评、个人重要事项报告和家庭成员信息采集工作。三是强化内部监督。出台我市《关于全面落实纪委监督责任的实施意见(试行)》,研究起草监督责任追究具体操作规程。修订完善《约谈市纪委委员、县(区、市)纪委书记、市级部门纪检机构主要负责人暂行办法》,建立纪检监察干部作风巡察常态机制。组织新进纪检监察干部签订“六项承诺”,参观法纪警示教育基地。坚决防止“灯下黑”,第一时间调查核实反映纪检监察干部违纪问题线索,2015年,全市共受理线索72件,因违纪、履行监督责任不到位立案29件,党纪处分26人,免予处分、诫勉谈话等2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