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大竹:让百姓“融进来” 纪检工作“敞开门”成为新常态
发布时间:2015-03-27
来源:
大竹县纪委

“一线”,与百姓“零距离”交流
请进来促进工作。“我们村财务公开不透明,财务公开内容专业性太强,我们看不懂,想晓得的详细收支账目看不到。”来访张大妈的话,拉开了该县“纪委开放日暨群众接待日”序幕。此次活动邀请了党政、发改、农委等7个系统纪检组长和城关、乌木、杨家等13个乡镇片区纪委书记共同参与。471件(次)的群众来访,2700余人(次)的现场咨询,113条对纪检监察工作的意见建议,3万份发出的党风廉政建设宣传资料,是群众融进来的结果。“凝聚反腐正能量,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是该县纪委监察局努力的方向。
走出去了解民情。2015年1月25日,纪委书记来到安吉乡川堂村,走访视力一级残疾的黄明轩,贫困党员李国全、罗大荣等10名困难群众;2月26-27日,该县纪检干部分散各乡镇,针对“年初综合症”明察暗访……。全面开展“纪委书记下基层”、“挂、包、帮”、“纪检监察干部进千家问廉于民”活动,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是该县纪委转方式的又一形式。沉下去“访”,沉到最基层、上门访谈、个别交谈,2014年,访谈党员干部200余人次,收集整理意见、建议57条,开展党风廉政暨预防职务犯罪宣讲活动百场。发调查表“问”,当场发放、填写、收回问卷表,确保调查问卷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开座谈会“听”,让参会人员畅所欲言,发表看法。2014年,共召开座谈会80余次,查找梳理存在的问题46个。
阳光,让百姓“全方位”监督
“我们作出加快山后快速通道建设,竹石路二三期动工建设,完成工程总量的30%等承诺……” 这是由该县纪委牵头,县交通局长2014年“电视公开承诺践诺”时的一个电视“晒诺”镜头。
改版升级《阳光政务》栏目,编播节目81期,50个乡镇、72个部门“一把手”在电视上公开承诺践诺,就查摆出的“四风”、“最后一公里”等突出问题,按照定时限、定责任、定人员、定措施、定效果原则,在网上公开亮相,承诺践诺。并从县纪委监察局、县委(县政府)督查室中抽,从“两代表一委员”中选,从普通群众中聘(普通群众比例高于50%),组建评诺团,对承诺践诺进行量化评价,折成一定分值纳入承诺践诺单位年度目标考核。同时,县纪委监察局对践廉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和定期检查监督,督促整改问题24项。
制度,让“敞开门”成为新常态
该县纪委探索“敞开门”让百姓“融进来” 制度,让其成为新常态。通过“纪委书记下基层”、“纪检干部大接访”、“信访直通车”、“阳光政务热线”等方式,创新建立“三进三到”工作机制。“三进”,即坚持记1本《民情日记》、发1张“连心卡”、写1篇简短调研文章、办1件以上实事、带回1张由走访对象签字确认的《走访反馈表》的“五个一”要求,分阶段分批次进村(社区)、组、户,查问题解难题,集民意办民事。“三到”,即到政务服务中心、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点去模拟群众办事办证1次/每季度以上,以此查找干部工作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目前,通过“三进三到”,已走访群众2840余人次,征到建议意见150条,结对帮扶26户42人,化解信访矛盾42起,办理民生实事82件,查找出“四风”方面案件111件118人。
“我们敞开门是主动,群众找上门是被动。由被动变主动,不仅是主体的改变,更是我们思想的转变。”该县纪委书记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