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达川区:“因素分配法”堵塞财政资金监管漏洞

发布时间:2015-06-04 来源: 达川区纪委
    针对财政资金管理存在的闲置滞留、虚报冒领、截留挪用、暗箱操作、贪污贿赂等漏洞,达川区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创新实施“因素分配法”,综合施策,多管齐下,切实堵塞各种资金管理漏洞。
    一是量体裁衣,科学分配。在资金分配上,按乡镇的人口、贫困程度、上年实得财力等因素,对人口多、财力弱、地方偏远的乡镇按权重比例分配财政资金;对村(社区)按农业人口、面积、道路等因素排序分类,实行一、二、三类村分别补助经费,增加城市社区公用经费;对区级部门实行分类预算,确保各地各部门财力保障情况公开透明。
    二是严控开支,分类拔付。严格执行中、省、市关于厉行节约的相关规定,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支出,明确“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制定专项经费支付办法,离退休人员离退经费由区社保部门支付,民政优抚定补对象和低保人员补助、村(社区)干部基本报酬由区财政部门打卡支付,公用经费由区财政部门按月拨付,项目资金按进度拨付。
    三是强化监管,追踪问效。成立由区委书记任组长的区委财经管理领导小组,明确财政预算编制要求,前三季度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再追加预算,确保预算刚性约束。由区监察局、财政局、审计局等部门对乡镇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同时将绩效评价作为下年度资金分配的依据之一,确保资金使用效益。
    “因素分配法”实施以来,有效防止了资金管理使用上的漏洞,杜绝了基层领导争取资金私下搞协调的行为,财政资金管理风险防控得到了质与效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