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达州市:向群众身边的腐败“亮剑”

发布时间:2015-08-06 来源: 达州市纪委
 
(图为“廉洁达州”网络平台公开曝光的8起典型案例)
    近日,记者从达州市纪委获悉,7月以来,市县两级纪委公开通报了近期查处的77起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典型案例,引发了强烈的反响。近年来,达州市纪检监察机关始终坚持执纪必严、执纪为民的理念,聚焦主业主责,深入推进正风肃纪,2015年上半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查处基层腐败问题案件333 件355人,有效维护了群众利益。
 
(图为“廉洁达州”网络举报版块截图)
    拓展渠道,全方位收集问题线索
    达州市纪委将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生冷硬推、吃拿卡要、与民争利等“七个方面问题”在达州日报、达州晚报、达州市电视台、“廉洁达州”网络平台进行集中宣传,制作了宣传短片,选择广场、购物街等人口密集点租用10余块LED屏幕以及宣传车进行滚动播放。利用达州日报和达州市电视台将举报方式和举报电话向全社会公开,在“廉洁达州”网络平台设置举报专区,群众只需要登录网站,进行简单的举报信息填报即可完成举报。
     “您到村里或乡上办事过程中,有无“吃、拿、卡、要现象?”达州市达川区定期开展民情大调查,这是达州市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创新线索收集方式,多渠道、全方位寻找基层干部问题线索的一个缩影。

    突出重点,强力惩治“蝇式”贪腐
    达州市在重点解决“七个方面问题”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将涉农资金使用管理作为群众反映强烈问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专项治理,各县(区、市)选择1—2个当地群众反映最强烈问题,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整治。开江县开展“不良风气治理行动”,严肃查处基层干部违规收费,贪污、截留、挪用惠民资金等侵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以及强包工程、以权谋私、“吃拿卡要拖推”等不正之风。大竹县着力查处基层干部在土地征收流转、“三资”管理、惠农补贴、扶贫救济、低保医保等领域以权谋私、贪污侵占、虚报冒领、优亲厚友等行为。
     “万源市河口镇行县坪村原党支部书记贪污惠民资金被移送司法机关,通川区双龙镇双丰村原党支部书记杨德建、原主任邓斌违纪案私分村支两委办公住房和工作经费被开除党籍……”这一系列典型案件的查处,彰显了达州市严肃查处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的坚定决心。

    严格监管,遏制腐败蔓延势头
    为消除基层监管“盲区”,达州市从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入手,层层传递压力、落实监管责任,对发生在群众身边腐败案件实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有效遏制了基层党员干部腐败蔓延势头。万源市在全市371个行政村(社区)设立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已经把监督渗透到村级事务管理的各个方面,有效维护了村集体和村民的合法权益。宣汉县在全县范围内聘请了廉政监督员4600余名,重点监督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大操大办借机敛财、滥用职权、损害群众利益等“四风”和腐败问题。渠县将基层学校、医院、村(社区)基层单位“一把手”作为重点监督对象, 对乡镇各所、站、学校、卫生院、村(社区)“三公经费”适时开展审计,发现问题及时提醒。
     “以前从来没有搞过村组干部述责述廉,这次搞得我成天背后火飘飘的,心头紧崩崩的,确实压力大!”走出宣汉县土黄镇村(社区)干部述责述廉会议室的黄石包村党支部书记李廷学如是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