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宣汉县:把好“四关”系牢干部勤廉“风纪扣”

发布时间:2015-10-19 09:26 来源: 宣汉县纪委

(图为宣汉县“三严三实”正反典型教育会现场)
    2014年以来,切实把好“教育、纪律、考核、制度”四道严关,系牢干部勤廉“风纪扣”,确保了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落地生根。
    强化教育构筑廉政防火墙。采取“报纸+电视+网络+手机”同步联动的方式,以动态报道、专题策划等形式,持续宣传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 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将《河南省委关于新乡市委原书记李庆贵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新乡市纪委落实监督责任不到位问题的通报》列为中心组学习内容,并通过正风肃纪收集平台发送至全县党员干部,确保律令入眼、廉洁入心、震慑入脑。
    严明纪律确保权力不任性。结合“民情大走访”、广场集中接访、精准扶贫走访等工作,全面梳理“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表现形式。同时,建立问题整改清单和整改方案。严肃查处了三个县级部门“慢作为、不作为”问题,并在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通报曝光,引起巨大反响,形成浓厚氛围和强大舆论声势。
 
(宣汉县坚持每月在54个乡镇召开一次片区流动现场会)
    逗硬考核激活发展新动力。实行片区流动现场会制度,采取“两固定、三随机”模式,对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党建工程和党风廉政建设进行现场考核,对工作推进不力、成效不明的,由县纪委书记同时约谈党委书记和纪委书记,层层加压。将社会评价、政风行风测评、述责述廉纳入责任制考核重要内容,强化结果运用。2014年以来,已有4名乡镇党委书记因本乡镇社会评价工作排名靠后收到问责追究。
    源头防控提高依法履职自觉性。出台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问责办法,明确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追究情形,制定《党员干部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问责办法》等,规定不作为6大情形、慢作为6大情形、乱作为7大情形,确立约谈、停职、免职等8种问责方式,凡是出现“四风”和腐败问题并造成恶劣影响的,坚持帽子、位子一起动,拧紧干部勤廉“发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