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通川区:巧用“五个一”新举措

发布时间:2015-11-19 09:57 来源: 通川区纪委
    “咱们荷叶街社区获得‘全国和谐社区’的荣誉,社区廉勤委的作用功不可没!”当通川区荷叶街社区党委书记张维谈及廉勤委的工作时连连竖起大拇指。
    为破解村社区干部监管难题,有效遏制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通川区巧用“五个一”新举措,不断完善村居民自治体系,强化村社区干部监管,奏响新时期村社区民主自治与廉政建设和谐曲。
    创建一委,延伸监督触角。为填补监督空白,完善监督链条,在全区各村(社区)建立廉勤委273个,选出廉勤委员819名,并在选举、职责、考核等方面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廉勤委成立一年多来,参加村支两委会议1359次,提出意见建议1328条,参与村级重大事务决策300余件次,审核村级财务帐目1000余次,督促解决热点难点问题500多个,在村级事务监督中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建立一制,深化村(居)务公开。针对执行村(居)务公开参差不齐的现状,制定《通川区村(居)务公开责任追究办法》,明确乡镇办委、村社区干部、廉勤委委员、村(居)民小组长职责,细化量化追责情形、追责方式,督促村社区干部自觉养成守纪律、讲规矩的良好习惯,有效遏制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
    规范一灶,实行“零招待”。在全区23个乡镇规范“廉政灶”,明确凡到村(社区)开展工作的,均由各乡镇按照每人15元标准在廉政食堂接待,实现村(社区)“零招待”。每季度开展“三公”经费专项检查,纠正公款宴请、大吃大喝等问题18个。
    推行一述,倒逼责任落实。借鉴我区在落实“两个责任”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将述责述廉范围向村(社区)延伸,推行村(社区)党组织、村(居)委会和廉勤委主要负责人向乡镇办纪(工)委述责述廉,接受群众质询、测评,倒逼其廉洁自律、高效履职。
    执行一歇,丰富问责手段。为加强村社干部监管,有效破解非党员村社干部监管难题,建立《通川区村(社区)干部歇职制度》,明确歇职对象、歇职范围、歇职时间、实施主体等5个方面内容,规范实施程序,强化歇职效果。自《歇职制度》实施以来,已对43名村社干部进行歇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