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做群众的贴心人——大竹县创新方式引导群众话廉情侧记
发布时间:2016-02-22 10:26
来源:
大竹县纪委

(图为大竹县党员干部正在为群众发放党纪法规宣传资料)

(图为大竹县纪检干部深入群众家中搜集意见建议)
“收集的问题业务工作较多,廉政方面的问题较少,在廉情收集上还要下功夫。”近日,大竹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吴兴明在县工商质监局调研“百姓问廉”试点工作时说,“开展‘百姓问廉’试点工作,群众反映的民生问题、业务工作要尽快处理,但要注意聚焦廉情廉事的办理,严查违纪违规行为。”
在试点中,大竹县印发《“百姓问廉”工作实施细则(试行)》,明确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不落实,生冷横推、吃拿卡要、与民争利、欺压百姓等“四风”问题及违反转变作风各项规定的问题,土地征收流转、旧村改造、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以及惠民政策执行、资金管理使用和涉农项目建设方面的违纪违法问题,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等7个方面问题纳入问廉范畴。县财政局、县工商质监局、清水镇、乌木镇等单位制作宣传展板10余块,介绍百姓问廉工作机制,公布问廉内容、举报投诉方式,先后发放宣传单、宣传册共计万余册,方便群众对照问题问,按照指引反映廉情。
“有的群众来反映问题说了半天不知道他在说什么,没有具体提及哪个人、什么事、依据是什么、有什么要求……”清水镇廉情汇集室王珺说。
廉情信息不具体给受理人员带来不便,也折射出廉情提交人的无助。“农村上年轻人都出去了,咱老年人没啥文化,只会东一句西一句地说哟,别说叫我上网举报了,电话都只会打和接,自己也写不了举报材料。”问廉群众向纪检干部说出了自己的难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试点单位创新制作了《百姓问廉宣传画》,以照片、图表、通俗语言为主要内容,详细讲解百姓问廉工作受理的范围、对象和流程,对于受理范围外的问题,列出受理部门及联系方式,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让百姓敢问廉、会问廉。
“今天我想来反映我们村长杨祖建违规卖低保名额的问题……”清水镇十字村老李简明扼要地反映情况,这让清水镇纪委干部轻松了许多。不到一个月,老李反映的问题调查结果就公示出来了,他十分满意。
开展“百姓问廉”试点工作以来,各试点单位把维护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为民着想、为民办事、为民执纪,畅通网络、电话、书面、当面等廉情渠道,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实行统一登记、领导交办、跟踪督办、办结销号制度。截至目前,累计受理问廉事项294件,解决问题285件,约谈函询18件18人,立案查处10件10人,党纪政纪处理1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