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大竹县:“刚柔相济”落实管党治党责任
发布时间:2016-03-10
来源:
大竹县纪委

(图为大竹纪检干部召开院坝会向群众宣传党风廉政建设)

(图为大竹县监察局局长刘杰作客阳光政务)
“刚”性执纪——旗帜鲜明惩贪治腐
严明制度不放松。针对腐败案件易发、多发领域从制度上加强监管,严守第一道防线。在农村“三资”管理方面,开通“三资”监督管理平台,保障每位村民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针对“低保不公”问题,修订及新订申请低保对象审核办法、低保对象核查清理办法、公职人员近亲属享受低保备案管理办法等9项制度,全县清退低保对象1.64万余人,“关系保、人情保”等现象得到有效治理。根据群众的愿望诉求,出台《义务教育“四乱”行为处理办法》、《关于严禁党员领导干部职工大操大办宴席的规定》,损害百姓利益的不正之风得到基本遏制,有力促进了党风政风,带动了民风。严格监督不缺位。全面落实纪委监督责任,对各级各类干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作风建设规定、“四风”问题等进行全方位监督。持续开展“9+4”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省委巡视整改“五个专项整治”,开展明察暗访32次,征集问政代表168名,发现问题43个,通报批评23个单位34人,约谈13个单位“一把手”,督促整改率100%,点名道姓通报曝光24件24人。
严肃惩治不姑息。持续强化正风肃纪,加大纪律审查力度,对违纪违规人员一律“零容忍”。查处干部公款旅游、违反工作纪律、滥发津贴、违规操办宴席、兼职取酬等问题24起,党纪政纪处分24人(其中科级干部7人);查处违规办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农业实践生虚假证明、套取危房补助金等问题66起,党纪政纪处分66人(其中科级干部9人);查处违反财经纪律等案件38起,党纪政纪处分38人(其中科级干部1人);查处干部失职渎职问题101起,党纪政纪处分101人(其中科级干部24人)。
“柔”性教育——立场坚定崇廉尚善
善打“预防针”。坚持让“咬耳扯袖”成为常态,建立“四级”约谈长效机制。县委书记约谈常委班子成员、县委常委划区包片约谈各地各部门“一把手”、县纪委约谈新任科级干部,乡镇部门党委(党组)书记约谈基层党组织书记,以“一对一、面对面、心贴心”的谈话形式,对反映党员干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谈话提醒,提前打好预防针,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开辟“大课堂”。依托县委中心组学习、县委党校、县纪委培训中心定期开展党课及廉政教育,县委书记上党课、县纪委书记开展廉政教育每年均达12次以上。挂牌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唯一县级调研基地,成功承办全国廉政论坛,全县基层廉政建设经验在中国科学论坛·第四届中亚论坛推介,《发现和惩治腐败之大竹样本》入选社科院2015年重大国情调研文集,并作为全县党员领导干部党风廉政教育研读课本。开通“廉洁大竹”网站及《廉政手机报》,新建廉政文化示范点26个,动态反映全县反腐倡廉工作的新情况、新举措和新成果,做到关口前移、教育治本。
鸣响“警示钟”。各级党组织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南充拉票贿选案》《阳光下的黑幕》《沉沦的代价》,分批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到川东监狱、“三所”、纪委办案点以及到法院旁听庭审接受警示教育,拍摄警示教育片《伸手的报应》到省上参展并在腾讯网、乐视网、爱奇异等网站播出,撰写典型案例剖析10例其中3例入编市纪委印发的《警示录》,为全县科级及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发放《忏悔实录》《领导干部从政道德警示录》等警示教育读本3000余册,常鸣警钟让党员干部心有所戒、心有所惧,切实增强为民务实清廉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