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通川区:突出三个抓手 延伸监督触角

发布时间:2016-03-17 来源: 通川区纪委

(图为通川区廉勤委选举督导工作会现场)

(图为通川区廉勤委巡回培训暨座谈会现场)

(图为通川区北外镇高家坝社区居民查看该社区“党委”、“居务”公开栏)
 
   为进一步规范基层干部廉洁履职行为,增强村级小微权力运行的公信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达州市通川区近年来突出三个抓手,将纪律监督的触角向村(社区)一线延伸,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抓机构建设  强底部基础
   该区以群众普遍关注的村级组织决策程序、党务村(居)务财务公开、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情况、“三资”管理、工程项目和干部廉政等六方面为切入点,以基层纪检监察监督网络建设为着力点,将党纪监督职能向一线下沉,往基层延伸。自2014年3月起,区级财政每年以误工补助的方式投入资金319.68万元,在全区陆续建立起254个村(社区)廉勤监督委员会,公开选举出762名廉勤委成员,以农村小微权力运行为监督重点,着力防治基层腐败。
抓培训管理  重规范运行
   该区以培训教育和建设制度为推手,致力村(社区)廉勤委发展。以视频会议等方式组织廉勤委人员统一开展业务培训,并以专业巡回讲课的方式提供点对点的指导,年均培训、指导廉勤委人员2000余人次。通过教育培训,让村(社区)廉勤委人员了解和掌握廉勤委成立的意义、职责、义务、运行机制,以及如何有效履行职责,将监督落在实处。按照印发的《通川区村(社区)廉勤监督委员会考核暂行办法》和《廉勤委主任向乡镇办委纪检监察组织述责述廉制度》的要求,健全考评机制,严格执行“督查、通报、考核、惩处”制度,从而将自律与他律有效结合,规范了廉勤委的有序运行。
抓典型示范  促健康发展
   为发挥“评选一批、带动一片”的示范效应,通川区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项目中细化考核评价机制,明确考核指标,年终由基层群众、普通党员做“评委”,对各廉勤委工作进行打分评比,从全区254个村(社区)廉勤监督委员会中推荐23个候选集体,经过个别甄选、集体讨论,最终评选出7个“通川区村(社区)廉勤监督委员会先进集体”,并将先进集体的典型事迹和成功经验及时进行认真总结和提炼,在全区范围内加以宣传和推广。通过以点带面辐射全区,实现纪检监察监督网络向基层的有效延伸。

   通川区村(社区)廉勤监督委员会运行两年以来,共参加村(社区)“两委”会议1359次,提出意见和建议1328条,参与村(社区)重大事务决策300余件次,审核村(社区)财务账目1000余次,督促解决热点、难点问题500多个,助力村(社区)有序发展,为维护农村基层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