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宣汉:一座“工字型”建筑,人所向往的精神圣地
发布时间:2017-03-14
来源:
宣汉县纪委
宣汉县,一块饱润革命烈士鲜血的土地,孕育了中国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的王维舟,创立了川东第一个革命武装,创造了中国革命史上一个县独建一个军的奇迹,留下了李先念、徐向前、许世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斗足迹,走出了向守志、王定烈等10余位将军……

(“工字型”建筑)
1923年初王维舟接任校长后,将校舍迁往场镇对岸清溪寺,集资新建“工字”形校舍,喻意学校教育面向工农,为工农服务。工字楼系一楼一底砖木结构,座北朝南,小瓦层面,通走廊,单檐歇抬梁梁架,工字上下两横各面阔四间共31米,进深9.8米,通高9米,中间竖面阔三间15.4米,进深6米,通高10.5米。墙砖印烧“宏文校”阳文正楷字,房屋总面积1639平方米。
王维舟同志任宏文校校长期间,选聘思想进步的青年知识分子宋更新、冉雨生等为教师,建立新型的师资队伍,并联系社会青年雷玉书、冉南轩、冉海舫、周伯仕等十多人建立共产主义小组,在校内、外积极传播马列主义革命思想,宣传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开展革命活动。

(宏文赋)

(毛泽东为王维舟题词:忠心耿耿 为党为国)

(宣汉县纪委监察局机关全体党员到宏文校重温入党誓词)
目前,宣汉宏文校已成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