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聚焦“三让” 助力“三为”
发布时间:2015-01-04
来源:
大竹县纪委

担子:让压力转为动力
"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考评机制后,我们肩上有担子、心里有压力,廉政勤政意识明显增强。”谈起村(社区)创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一社区党支部书记如是说。
确保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做到“三个到位”:一是组织领导到位。建立以乡镇与辖区内基层站所为主体的党风廉政建设联席会议、以居民为主体的党风廉政建设群众督查小组,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组织网络。二是认识统一到位。开展廉政文艺演出、廉政法规知识竞赛和廉政主题座谈会等活动,在全县形成“事事讲廉、处处倡廉”的良好氛围。三是责任落实到位。分级修订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分工表,县、乡镇、村(社区)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把村(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
监督:让围观变为互动
以实用、管用、好用为目标,积极探索建立村(社区)监委会制度,对党员干部、房屋拆迁、居民保障性住房、民政救济、低保户核定和集体资源性收入等情况开展全方位监督,充分保障广大群众对村(社区)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除了村(社区)监委会制度,全县还在各村(社区)普遍推行党务、居务和财务 “三公开”制度;各乡镇设立代理会计核算中心,建立村(社区)财乡管监督制度,切实纠正不合理开支。年终,各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开展述勤述廉活动,接受村(社区)监督委员会成员和居民代表的评议。
落实:让制度成为习惯
竹阳镇西城社区,100多平方米的社区便民服务大厅宽敞明亮。在大厅显著位置设置党务公开栏、居民公开栏、服务指南。群众找什么人、办什么事、办理程序一目了然。前来办事的居民高兴地说:“以前我们对好多工作不了解,现在很多工作都在社区党务公开栏公布出来了,想知道的事情也都能看到”。
该县各乡镇积极构建政府公共服务、居民志愿服务、社会保障服务相衔接的村(社区)服务体系,打造“半小时便民服务圈”。为群众发放“社区连心卡”,哪家居民有难事,只要打个电话,就有人前去排忧解难。同时,实行延时值班工作制,合理安排人员,为群众办事提供方便。
构建以县级为龙头、乡镇为骨干、村(社区)为基础的三级政务服务网络,先后为群众提供劳动保障、社会救助、计划生育、林木砍伐、农机补贴等20余项便民服务。高穴镇、庙坝镇、杨家镇等乡镇建立起了村干部逢场日在镇政府“集体坐班制”,为老百姓提供镇村两级“一条龙”办事服务。今年以来,全县村(社区)服务站点共为群众办理服务事项10万余件,按时办结率达100%,群众满意率达99%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