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清风强劲涤尘埃
发布时间:2014-10-27
来源:
达州市纪委
今年4月10日,省委深入推进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正风肃纪工作会议召开后,从专项督查市级部门到乡镇基层纠风,从查处侵害群众利益到解决行政行为不规范,从严惩“舌尖”上的腐败到狠刹“节庆”时的歪风……除积弊正风肃纪的风暴席卷巴渠大地。达州市按照省委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治理“四风”突出问题,严格落实正风肃纪各项要求,深入开展“四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截止9月22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查处“四风”突出问题案件340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91人,通报曝光典型案件118件。为推进达州在多点多极支撑战略中率先实现次级突破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障。
敢抓敢管铁腕执纪 责任追究不放空炮
通川区东岳乡党委书记肖某、乡长刘某因“政绩观不正确”的问题,两人均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对2013年受到撤销党内职务或者行政撤职以上处分的“带病提拔”的科级干部进行清理,对属于倒查对象的将从严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强化行政效能电子监察工作,对市县两级政务服务大厅和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情况进行适时监控,对违纪违规行为启动问责机制。今年以来,对全市77个单位、101人进行了问责……
在正风肃纪工作中,达州市党政领导深切地意识到,敢抓敢管铁腕执纪,就要体现在责任追究上,就是要把具体的人和事对号入座,没有这个法宝,热热闹闹的形式就会取代具体落实,敷衍塞责的作风就会淹没动真碰硬,工作成效就是一句空话。
针对执行不力问题。制定了《市委主要领导同志批交办事项办理落实工作规则》、《市政府全体会议、常务会议议定事项跟踪落实制度》等制度。开展了对省、市重大决策部署和领导重要批示落实情况、“三项制度”落实情况、窗口单位作风集中整治等情况的专项督查,对督办事项建立工作台账,实行销号管理,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对反映出的主要问题,督促相关县(市、区)限期整改并抓好落实。
针对效率不高、服务不优和党员干部与民争利的问题,以及惠民政策落实中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达州市加大督促检查和明察暗访力度,重点解决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按照省下达该市的民生工程目标任务,制发了9项民生工程及19件民生实事实施方案,并定期开展了日常监控和明查暗访,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三公经费”问题和文山会海、检查评比泛滥问题,该市进行了多次专项检查,坚决制止各种歪风邪气。据了解,今年1至9月,全市“三公经费”支出下降。
达州市还进一步梳理出“四风”方面存在的2个突出问题(即基层干部走读和在行政管理和服务中将中介组织(协会)收费作为前置条件)重拳整治。制发了《关于进一步改进干部工作作风切实解决基层干部“走读”问题的通知》,开展“为什么要‘住读’,住下来干什么?怎么干?”思想大讨论活动,让基层干部剖析原因,找准不足,明确方向。采取查验考勤、电话查岗、突击查访等方式,对“走读”现象进行专项检查。开江县5名乡镇科级领导干部因“走读”问题被立案调查。同时,先后两次组织各相关部门围绕行政管理和审批服务职能开展自查自纠,清理出在达州市注册登记和从业的中介组织(协会)7个类别259家,涉及有偿中介服务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97项。市住建局精简行政审批前置条件28个,市国土资源局精简8个,市规划建设局精简5个,市发改委精简13个,市人防办、市环保局、市国税局分别精简3个,市气象局、市水务局、市房管局分别精简1个。正在制定《达州市关于中介机构参与政府投资项目和公共服务事项管理办法(试行)》。
正本清源扎牢篱笆 让制度不受制于人
“我市某镇一台公车,去年的维修费用就高达30多万。”
“对‘三公’经费怎样切实管住、管好,还缺乏不少的具体操作细则。”
一边是市纪委列举的触目惊心的问题,另一边则是市财政、审计、接待办等部门的困惑。管人的制度,为什么管不住人,反而还受制于某些违法乱纪者?6月13日,在达州市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会议上,这两种现象引起了与会者的深思。举一反三,思路清晰。牛栏关不住猫,只有动真碰硬,将制度不断细化,制度才能落实,制度才能管人,而不是受制于人。
为切实解决“9+2+X”问题,达州市把相关方面的问题细化为工作任务,分解到各个牵头单位具体落实,分别明确牵头领导、整改时限并形成专项整治方案。今年来,该市又强化督促相关部门(单位)对已有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做好废、改、立工作,建立健全相关方面的制度规定,抓紧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绩效目标管理工作的意见》、《达州市贯彻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实施细则》、《达州市“三公”经费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办法》等制度。
“通过对制度规定的细化完善,探索建立了正风肃纪的长效机制,用制度管人和事迈出坚实步伐。比如目前出台的对公车管理细化到为每台车建档立案的制度,实行单车核算。就能做到谁捣鬼,谁倒霉。”市纪委同志介绍,细化的制度犹如大树的根须,只有根须强健,扎得深、扎得远,正风肃纪这棵大树就能枝繁叶茂,永葆青春。
正风肃纪不刮风 “亮剑”永远进行时
今年来,市委常委会先后27次专题研究正风肃纪工作,市委书记焦伟侠先后12次作出重要批示。“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制发通知、发布公告、短信提醒等方式,提醒党员干部遵章守纪。对“三公”经费实行半年抽查、年初年终普查、重点检查……
这一切皆源于市委清醒地认识到“四风”问题积习甚深,改起来并不容易,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反对“四风”贵在自省自觉、贵在真抓实纠、贵在形成常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针对“四风”顽疾,达州市加大整治力度,打出了一套铁腕纠“四风”、查处真“亮剑”的组合拳。每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各牵头和主办单位认真对照“9+2+X”问题专项整治方案,汇报推进情况,查找问题差距,增添工作措施,解决具体问题。每季度召开一次推进会议,进一步落实具体任务、责任人员、时限要求。实行正风肃纪工作周报制度,制发正风肃纪简报,已对各地各部门正风肃纪工作情况发通报10期。把正风肃纪纳入各地各部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强化动态评价和刚性考核,督促全市“9+2+X”问题一件一件解决,一件一件销号。
县(市、区)也都根据各自的情况,推出了特色鲜明的检查考核方式,常查、常抓不懈。
宣汉县纪委成立了2个暗访组,不定期对各乡镇、县级部门上班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坚持对发现的正面典型和突出问题每日一通报,切实解决基层干部“走读”问题。
达川区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勇于揭短亮丑,敢于问责追究,改版升级阳光问政节目。栏目改版以来,受理热点问题28件,办结28件,办结率100%,问责8人,其中立案查处3人,免职1人。
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正风肃纪任务依然艰巨。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正风肃纪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目前,达州市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正风肃纪工作必将凝聚起该市广大干部群众追赶跨越谋发展的强大正能量,推动该市科学发展,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