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红色记忆:铁骨铮铮点燃巴山之火

发布时间:2017-10-13 来源: 万源市纪委
  红色记忆:铁骨铮铮点燃巴山之火
  青的山,绿的水,灿烂的山河;
  美的衣,鲜的食,峥嵘的楼阁,
  谁的功?谁的力?劳动的结果。
  全世界工农们联合起来啊!
 
  万源市固军乡65岁的李大爷一边编着竹篓一边唱着,这首人人传唱的歌—《家园歌》,就是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家俊所作。
 
  李家俊,四川省万源市固军坝人,生于1903年9月28日。
图为李家俊烈士同志遗像
 
  誓作霖雨济群生
 
  李家俊,从小勤奋好学,天资聪颖。1919年在绥定联中读书,18岁参与创办进步刊物《萼山钟》报,针砭时弊,倡导改革。1922年秋考入上海同济医学院学习,之后积极投身工农革命活动。
 
  1924年秋,李家俊回乡创办厚坪小学,实施新文化教育,革新教育弊端,最终触怒了顽固当权者的利益,被逮捕入狱,他挥笔墙头,写下了《狱审诗》:
  “身似虎,气如虹,那堪囚蛰在笼中;安邦志,济民衷,潜伏爪牙,忍气吞声,任彼小丑且横行。他日身返潭穴后,再作霖雨济群生。”这首诗,充分表达了李家俊渴望自由,决心矢志革命的崇高理想。
 
  获释出狱后,1927年3月,李家俊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十分慷慨地说:“这两年我一心想为人民尽一番力量,可是,像一个迷了路的人,不知往哪里走!现在有了明确的目标,我愿意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1928年省委派李家俊回万源县开展群众工作。
 
  义旗高举震川东
 
  “军阀们把我们蚊帐钩上的几个麻钱和巴着骨头的一点肉都刮完了。我们啷个有法活命……”李家俊周村串户常说道。
 
  1929年5月,李家俊任四川红军游击队第一路总指挥,发动了震撼全川的万源固军坝起义,创建了第一块革命根据地——固军坝革命根据地。
 
  起义军的一系列行动,不但振威宣达城万等川东北地区,连四川军阀统治的中心成都、重庆也是满城风雨,各种报纸连篇牍地报道:“李家俊领导民军围攻万源,慌了绥刘,无法应付”……
 
  万源固军坝起义为后来红四方面军入川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固军坝革命政权建立后,赏罚分明,纪律严格,对违纪行为根据轻重给予不同处罚。在行军中红军游击队不扰民、不惊民,在战斗间隙帮助老百姓挑水、劈材……,被称之为“秋毫无犯的部队”。
 
  80多年过去了,固军坝起义军艰苦奋斗,对老百姓秋毫无犯、军民一家的鱼水情谊在巴山后河世代流传。
图为李家俊等人于1926年11月在达县与陈毅合影
前排左起:李家俊、吴秋彬、陈毅(陈仲宏)、唐荣臣、袁荣锡
后排左起:姚希夷、胡俊辉、张元昌、熊守一等
 
  换来天地万年春
 
  1930年秋,李家俊调到中共四川省委,从事军事工作,来往奔走于重庆、成都等地组织武装起义。

  李家俊时刻都有被捕的危险,但他毫不畏惧,常说:“我们所走的道路是困难曲折的,随时都会遇到流血牺牲;但我们的前途是有希望的。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1931年10月,因叛徒告密于重庆被捕,坚贞不屈,壮烈牺牲,年仅二十八岁。
 
  李家俊同志牺牲后,经过十八个春秋,终于迎来了全国大陆的解放。他所梦寐以求的“梦境”——人民当家作主的理想变成了现实,巴山迎来万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