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达川区:心贴群众打造阳光问政“麻辣烫”

发布时间:2014-08-05 14:42 来源: 达川区纪委
 

    达州市达川区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勇于揭短亮丑,敢于问责追究,以提升群众满意率为舆论导向,改版升级阳光问政节目,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切实维护群众利益,真正将阳光政务办成民生工程。栏目改版以来,社会反响强烈,节目收视率屡创新高。先后播出《聚焦十大民生救助制度》、《聚焦扬尘治理》、《聚焦校园周边食品安全》3个话题5期节目,26个上线单位接受问政,受理热点问题28件,办结28件,办结率100%,问责10人,其中立案查处6人,免职1人。
   
    改变上线方式   要的是出汗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部门之间相互推诿久拖不决的问题,问政节目打破以往先定单位后选话题的局限性,由原来的一个部门单独上线转变为多个相关部门围绕一个话题共同上线,并要求部门“一把手”亲临现场,合力解决群众热点诉求。同时,严格执行问政选题保密制度,问政前期组织媒体记者不打任何招呼,对选题内容进行暗访摸底,搜集大量基础素材,并制作揭短亮丑短片。由于话题的不可预知和问题现场曝光,直逼上线单位红脸出汗。
 
    黄金时段播出   搭起暖心线
     
    为提升节目关注度,方便群众及时参与观看,将问政节目由原来的每月一期,改为每月两期,播出时间由原来的上午10点调整为晚上新闻后黄金时段播出,同时通过电视台、政府官网、新闻广播、新浪微博、LED户外大屏“五位一体”的方式不间断复播,真正做到“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群众不注意”。同时按照“坚持原则、认真负责、关心时事、善于交流”的条件,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约监察员、知名律师和网民、社区群众等社会各界人士随机选择15人组成“问政代表团”,扩大基层群众参与面。
 
   

    直面民意拷问  倒逼限时办
 
    坚持“群众关心什么,就问什么”的问政原则,在现场播放暗访视频短片的基础上,通过主持人提问、职能部门解答、问政代表质询、职能部门公开承诺,现场代表终评等环节,增强问政的参与度和可信度。问政对象对群众的现场提问,能现场答复的必须正面答复;不能现场答复的,必须承诺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现场观众用笑脸和哭脸评议答复,如哭脸较多,则要求重新答复。在问政语气上,要求一针见血、咄咄逼人,不能拖泥带水、和风细雨。真正把问政现场变成考场,由阳光问政升级为阳光问责,让问政对象脸上冒汗,倒逼问题限时办结和及时整改。
 
承诺拒绝空炮   回访强兑现
 
为确保整改承诺说在嘴上、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区纠风办将节目中反映的问题和负责人作出的承诺进行及时掌握,以督办函的形式,督促各问政单位在10个工作日内限期整改落实。区纪委联合电视台根据被问政单位的答复、承诺办理时间采取回访问题现场,电话回访群众等方式追踪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并在达川新闻节目中开辟“阳光政务在行动”版块,对问政单位的整改情况及时予以公开。将问政单位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对问题整改不及时、承诺兑现不到位的,区纪委将视情况,发放“三色卡”(即白色提醒卡、黄色函询卡、红色警戒卡)进行处理;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严重的,给予组织处理或纪律处理,确保问题整改群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