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枇杷树下的成长
发布时间:2015-01-05
来源:
万源市纪委
在万源市竹峪中学,有这样一棵枇把树,秋花夏果年复一年,硕果累累;有这样一群寒门学子,走了一茬又来一茬,其中不乏工程师、博士生、大学教授……
一棵苍劲挺拔的枇杷树,80余名教职工和1000余名莘莘学子,构成了竹峪中学独特的风景,在寒暑交替中见证了岁月流逝。流去了时间和季节,不变的是那份薪火相传的校园廉政文化。
一棵苍劲挺拔的枇杷树,80余名教职工和1000余名莘莘学子,构成了竹峪中学独特的风景,在寒暑交替中见证了岁月流逝。流去了时间和季节,不变的是那份薪火相传的校园廉政文化。
艰苦环境中不懈努力
竹峪中学地处大山深处,1978年建校,2008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教学条件较为艰苦,但艰苦的条件磨练了师生意志,在清苦环境中成长的学子们越发勤奋。
竹峪中学地处大山深处,1978年建校,2008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教学条件较为艰苦,但艰苦的条件磨练了师生意志,在清苦环境中成长的学子们越发勤奋。

图:竹峪中学操场边枇杷树
2001年夏末,时任万源市溪口乡党委书记向竹峪中学捐赠了一棵枇杷树,寄意于学校在新的一年硕果累累。夏末秋初正值新生入学,从此,枇杷树与莘莘学子们风雨相伴,共同成长。
那年的秋天,白色的枇杷花开满了枝头;那年的秋天,竹峪中学师生立下了勇争一流的誓言。为此,竹峪中学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管学生更管老师,制度面前决不允许有例外。学校缺少数理化老师,老师们就自己买资料钻研;学校缺少教学设备,老师们就自己动手制作。每天清晨的读书声唤醒了黎明,每晚教学楼的灯很晚才熄灭。
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13年来,竹峪中学教学质量一直稳居万源全市前茅,共有来自茂县、通江、开江等县和万源市内几十所学校前来学习参观,竹峪中学也先后获得了“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达州市农村示范初中”、万源市廉政文化示范点、“最佳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诱惑面前学会拒绝
2002年毕业时节,竹峪中学操场边的那棵枇杷树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子,令人垂涎欲滴。然在这一人余高、抬手即可采摘果实的枇杷树上,却从未见师生们伸手去偷采这可口的枇杷。
那年的秋天,白色的枇杷花开满了枝头;那年的秋天,竹峪中学师生立下了勇争一流的誓言。为此,竹峪中学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管学生更管老师,制度面前决不允许有例外。学校缺少数理化老师,老师们就自己买资料钻研;学校缺少教学设备,老师们就自己动手制作。每天清晨的读书声唤醒了黎明,每晚教学楼的灯很晚才熄灭。
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13年来,竹峪中学教学质量一直稳居万源全市前茅,共有来自茂县、通江、开江等县和万源市内几十所学校前来学习参观,竹峪中学也先后获得了“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达州市农村示范初中”、万源市廉政文化示范点、“最佳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诱惑面前学会拒绝
2002年毕业时节,竹峪中学操场边的那棵枇杷树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子,令人垂涎欲滴。然在这一人余高、抬手即可采摘果实的枇杷树上,却从未见师生们伸手去偷采这可口的枇杷。


图:初一、初二年级学生向初三年级学生赠送枇杷
当枇杷挂果时,数来便有265个;待到成熟时,却依然是265个。中考前夕,时任竹峪中学校长游正义将265颗枇杷一一采下,让初一、初二年级学生送给即将参加中考的初三年级学生,送上他们最亲切的祝愿。初三年级学生肩负这沉甸甸的期盼,在当年的考试中脱颖而出,即便在后来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他们仍然在工作中一丝不苟,在生活上廉洁自律,做出了表率。
古语有云:一文虽微,能污清白人格;万金价昂,难收公道人心。枇杷虽小,但对学弟学妹而言,那是他们对师哥师姐最真诚的祝愿,祝愿他们早享胜利果实;对师哥师姐而言,那是学弟学妹对自己的期盼,更是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向学弟学妹做出表率的动力。枇杷虽然诱人,但学弟学妹和师哥师姐学会了拒绝诱惑,将枇杷留到了最后,留给了最需要的人。
近年来,竹峪中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和变化,但赠送枇杷的仪式却一直没有改变。每到毕业时,老师就会亲手采摘下枇杷,让低年级的学生赠送给高年级的学生。
“浓浓枇杷情,依依惜别意”参加赠送仪式的周曼说,“每一颗枇杷都那么珍贵,每一颗枇杷都凝聚了我们浓浓的期盼,我们不会忘记我们每年对师哥师姐的祝愿,我们更会以师哥师姐为榜样,努力学习,正气为人,从容去做事。”
承前启后薪火相传
一批学生走了,又一批学生来。年复一年,带走的是诚实守信、坚忍不拔、廉洁自律的品格,迎来的是崭新的希望。
古语有云:一文虽微,能污清白人格;万金价昂,难收公道人心。枇杷虽小,但对学弟学妹而言,那是他们对师哥师姐最真诚的祝愿,祝愿他们早享胜利果实;对师哥师姐而言,那是学弟学妹对自己的期盼,更是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向学弟学妹做出表率的动力。枇杷虽然诱人,但学弟学妹和师哥师姐学会了拒绝诱惑,将枇杷留到了最后,留给了最需要的人。
近年来,竹峪中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和变化,但赠送枇杷的仪式却一直没有改变。每到毕业时,老师就会亲手采摘下枇杷,让低年级的学生赠送给高年级的学生。
“浓浓枇杷情,依依惜别意”参加赠送仪式的周曼说,“每一颗枇杷都那么珍贵,每一颗枇杷都凝聚了我们浓浓的期盼,我们不会忘记我们每年对师哥师姐的祝愿,我们更会以师哥师姐为榜样,努力学习,正气为人,从容去做事。”
承前启后薪火相传
一批学生走了,又一批学生来。年复一年,带走的是诚实守信、坚忍不拔、廉洁自律的品格,迎来的是崭新的希望。

图:组织聆听老红军故事

图:“诚信守法、崇尚廉洁”签名活动
在争取学生家长支持同时,竹峪中学紧紧依托学生这个桥梁,通过“小手拉大手”,向家庭延伸廉政教育触角。在每学期召开的家长会上,积极向学生家长宣讲廉政知识,在鼓励家长为学生做出廉洁表率同时,主动监督自己的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在全社会形成了“小手拉大手,共建廉洁之家”浓厚氛围。
竹峪镇是川陕苏维埃政府主席熊国炳的出生地,竹峪中学抓住这一优势,结合每年开展的“红色文化月”活动,组织开展了“请老红军讲故事”、“演讲家庭廉政故事”等主题活动,在班级开办了“崇廉敬廉”主题手抄报、在班级活动中开展“‘小手拉大手’勤俭节约”等活动,组织学生到井坝新农村感受新农村带给老百姓的幸福生活,在活动中潜移默化传播廉洁理念。
如今,伴随着校园廉政文化的浸润,在这里求学的学子们早已脱去孩童稚气,他们严于律己,敬畏法纪;他们坚持不懈,对待学业一丝不苟;他们专心致志,做事有足够的耐心;他们积极踊跃,对待活动从不缺席。一次次扶老携幼,一次次拾金不昧,一次次乐于助人,在弘扬中传承着竹峪中学的优良传统。
竹峪镇是川陕苏维埃政府主席熊国炳的出生地,竹峪中学抓住这一优势,结合每年开展的“红色文化月”活动,组织开展了“请老红军讲故事”、“演讲家庭廉政故事”等主题活动,在班级开办了“崇廉敬廉”主题手抄报、在班级活动中开展“‘小手拉大手’勤俭节约”等活动,组织学生到井坝新农村感受新农村带给老百姓的幸福生活,在活动中潜移默化传播廉洁理念。
如今,伴随着校园廉政文化的浸润,在这里求学的学子们早已脱去孩童稚气,他们严于律己,敬畏法纪;他们坚持不懈,对待学业一丝不苟;他们专心致志,做事有足够的耐心;他们积极踊跃,对待活动从不缺席。一次次扶老携幼,一次次拾金不昧,一次次乐于助人,在弘扬中传承着竹峪中学的优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