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通川区创新“三三”机制实现科级领导干部廉政谈话无缝隙全覆盖

发布时间:2015-03-06 来源: 通川区纪委
   
    近年来,通川区创新科级领导干部廉政谈话机制,通过三向交谈、三个必谈、三项制度,确保科级领导干部廉政谈话对象全员化、内容个性化、效果长效化,实现了科级领导干部廉政谈话全覆盖,做到反腐倡廉教育关口前移,有效提高科级领导廉洁自律的意识。
    “三向交谈”确保廉政谈话对象“全员化”。登门“访谈”。结合全区领导班子作风巡察工作的开展,由区纪委书记带队亲自深入各乡镇、区级各部门对全区23个乡镇办委,65个区级部门的科级领导进行 “一对一、面对面”的廉政谈话。个别“约谈”。根据工作需要确定约谈对象,将在关键部门重点岗位的干部、管钱管人管物的干部、信访问题反映较多的干部、有意见有情绪的干部、家庭有特殊困难的干部列为重点谈话对象,由纪委常委分片区进行个别约谈。集体“交谈”。利用领导干部集中交流、调整、任用等时机,会同区委组织部,由监察局局长与调整干部集体廉政谈话,要求干部认真履行“两个责任”、带头廉洁自律、自觉接受监督检查。羊年工作的第一天,通川区已对40名新提拔重用的科级领导干部进行了集体廉政谈话。 
    “三个必谈”突出廉政谈话内容“个性化”。思想动态必谈。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和干部思想认识新动态,与干部廉政谈话,听取干部心声。去年以来,纪委书记先后与567名科级领导干部进行廉政谈话,共收集意见建议631条,发现廉政风险点13个。“两个责任”必谈。对于新提拔的科级领导干部,要求全面落实“两个责任”,以任务分解、责任清单的方式明确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对不能认清“两个责任”的班子和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指出问题原因、要求限时整改。去年以来,通川区已对34名领导干部进行了诫勉谈话。不良反映必谈。结合平时在作风巡察、明察暗访中发现的个别干部的不良倾向、不良反映,及时与干部进行谈话,指出其问题、督促其改正。
     “三项制度”力求廉政谈话效果“长效化”。 “限时谈话”制度。年初结合全区领导班子作风巡察工作,区纪委常委分片区、分系统安排谈话对象、确定谈话内容,并规定整改时限。要求谈话对象全程记录,纪委书记抽查审阅,倒逼谈话对象按照谈话要求及时整改。“黄牌警告”制度。针对有关单位纪律涣散、作风漂浮等问题,出台“黄牌警告”制度,对发现的苗头问题及时提醒,对出现的矛盾及时化解,有效防止问题升级和矛盾激化,将廉政教育关口前移。“督办反馈”制度。对廉政谈话中所提出的需改进的问题,根据其性质分别由相关分管领导和职能科室跟踪督办,并要求相关责任人在规定时限内向谈话领导汇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