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宣汉县:铁腕“亮剑”基层腐败

发布时间:2015-03-24 来源: 宣汉县纪委
    宣汉县纪委监察局坚持惩治腐败不手软,始终保持对腐败行为的高压态势,描绘出了激浊扬清、正本清源的遒劲笔触。

发挥信访举报“前哨”作用  主动回应群众关切
 
    “谢谢同志,要不是你们帮我联系,我不知还要跑多少冤枉路呢!”赶到集中接访现场咨询政策的土黄镇碧溪村村民邓华强感激地握着接访同志的手说。原来,邓华强参加了农村医疗保险,因病住院花去医药费数千元,迟迟未得到报销。听说县纪委要开展广场集中接访活动,他赶了十多里的山路来到现场反映情况。在县纪委接访人员的帮助下,邓华强的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据该县纪委一位负责同志介绍,宣汉县将信访举报作为纪检监察工作的“前哨”,建立了以县纪委信访室为纽带、乡镇诉求接待室为基础、村(社区)廉情信息员为前哨的“三级”举报体系,及时梳理排查信访线索,对反映属实的问题,迅速安排人员进行调查处理并及时反馈举报人。先后开展广场集中接访活动125场次,变群众“上访”为纪委“下访”;定期进行远程视频接访,“面对面”约见信访群众,“零距离”受理各类问题举报,办结率92%。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桥梁,是人民群众反映意见和要求的重要渠道。要引导群众依法、有序信访,更要让群众的合法诉求依纪依法得到解决,这是我县信访工作获得省、市纪委充分肯定的一大‘法宝’。”该县纪委书记如是诠释当前的宣汉纪检监察信访工作。
严惩腐败行为  “拍蝇”毫不留情
    一件发生在偏远山区的贪腐案件在宣汉引起不小的轰动——宣汉县上峡乡柏树坪村“三职”干部在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工作中,虚报骗取并私分国家“普九”化债资金,被“一锅端”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小小村官也能引起‘大腐败’!我们就是要让这些群众身边的蛀虫无处藏身!”县纪委一位办案人员目光中写满坚定。 
    为使案件查处取得突破,宣汉县纪委监察局首先坚持在制度上创新。健全完善了实名举报优先办理、案件“流动审理”、乡镇纪委“两谈话一预审”等制度。成立7个片区办案指导组,采取“请回来”和“走下去”的方式加强业务培训和指导。建立反腐败协调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纪检、法院、检察、公安、审计的职能优势,变“单兵作战”为“集团作战”,2015年以来相互移送线索6件。
    其次是在方向上“求变”。坚持由“挖深查透”向“快查快结”转变,由“求大求全”向“抓早抓小”转变,由“注重查办贪污贿赂案件”向“贪污贿赂和失职渎职案件并重”转变,坚决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行为。特别是通过对东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会计舒敏贪污公款案、胡家镇原镇长方勇收受贿赂案等一批典型案件的查处,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也为进一步惩治腐败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激发基层潜力  乡镇办案取得突破
    普光镇纪委谈话室如期峻工,镇纪委几位办案人员在“办案点”开始了案件审查工作。
    而在县纪委书记办公室,几个办案不力的乡镇党委书记、纪委书记正在接受约谈和进行“背书”。
    委局机关办案上去了,乡镇办案也不能落下,他们的办案效果是否也令人满意?带着这样的疑问,县纪委监察局组织开展了一次乡镇纪委办案情况督查,反馈的问题摆在常委们的案前:乡镇纪委监督职能作用不能完全发挥,案件查处大多数处于停顿状态。县纪委迅速召开常委会,形成一致性意见,要借着“三转”工作的东风,让乡镇办案取得全新突破!通过加大乡镇办案投入,年中办案考核,班子成员包片、委局各室联乡(镇)等制度,全县乡镇纪委办案热潮迅速掀起,2015年3个月以来,该县乡镇纪委共立案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23件,较上年同期增长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