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宣汉县:信访工作“四优化” 架起干群“连心桥”
发布时间:2015-04-29
来源:
宣汉县纪委
2015年来,宣汉县纪委监察局坚持信访工作“四优化”,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以真情解开群众“心结”,架起党群干群关系“连心桥”。

(图为县民政局纪检组长深入五宝镇现场解决群众诉求)
优化网络结构。一是在充分利用信访举报、监督检查、专项治理、网络舆情、手机短信五大平台拓展案源的基础上,开设远程视频广泛接受群众举报。二是在全县确立了54个信访领导组、5个信访示范点、37个信访联系点、219名信访民调员,做到有场所办公、有专人接访,形成了县、乡、村三级信访举报网络。三是积极开辟新渠道,开通“廉洁宣汉”(http://www.xhjw.gov.cn/)网站,设置“网上举报”专栏,实现网络举报“零成本”。
优化举报制度。一是完善县级领导接访、约访制度,制定《领导接待日制度》,确定每周第二个工作日为县级领导接访日,县纪委监察局常委或副局长在信访室接访。二是实行领导包案制度。坚持“包调查,包处理,包稳定”的原则,实现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推动信访举报案件办理工作进度。三是推行带案下访制度。县纪委主要领导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人员带案下访,及时到全县54个乡镇及县级相关部门了解交办信访案件办理情况,收集信访举报信息,及时化解各类信访难题。
优化处置方式。结合“院坝服务进万家”、“广场集中接访”、“百名纪检干部进万家”、“面对面、心贴心”大走访等活动,深入开展群众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对那些影响农村稳定发展和干群关系的“怨结”、“死扣”、“疙瘩”一解到底。对信访问题建立台账,逐一销号处理,做到诉求渠道畅通,不堵不挤;回应诉求及时,不推不拖;应急反应迅速,不聋不瞎;处理问题公正,不偏不倚。2015年以来委局领导共接待来访群众93人次,包案领导约见上访群众21次,解决信访疑难问题3件。
优化专项治理。开展重信重访专项治理,建立由主要领导统筹抓、分管领导亲自抓、科室负责人具体抓的信访工作格局,及时对全县各乡镇、县级各部门的重信重访情况进行排查登记,分
析原因,研究对策,细化举措,上报县纪委常委会集体研究,确定治理方案,落实包案责任人,与有关乡镇和县直单位共同落实重信重访治理工作。对纪检监察业务内的重信重访问题,依据调查事实,依纪依法进行处理并落实到位。

(图为县民政局纪检组长深入五宝镇现场解决群众诉求)
优化举报制度。一是完善县级领导接访、约访制度,制定《领导接待日制度》,确定每周第二个工作日为县级领导接访日,县纪委监察局常委或副局长在信访室接访。二是实行领导包案制度。坚持“包调查,包处理,包稳定”的原则,实现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推动信访举报案件办理工作进度。三是推行带案下访制度。县纪委主要领导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人员带案下访,及时到全县54个乡镇及县级相关部门了解交办信访案件办理情况,收集信访举报信息,及时化解各类信访难题。
优化处置方式。结合“院坝服务进万家”、“广场集中接访”、“百名纪检干部进万家”、“面对面、心贴心”大走访等活动,深入开展群众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对那些影响农村稳定发展和干群关系的“怨结”、“死扣”、“疙瘩”一解到底。对信访问题建立台账,逐一销号处理,做到诉求渠道畅通,不堵不挤;回应诉求及时,不推不拖;应急反应迅速,不聋不瞎;处理问题公正,不偏不倚。2015年以来委局领导共接待来访群众93人次,包案领导约见上访群众21次,解决信访疑难问题3件。
优化专项治理。开展重信重访专项治理,建立由主要领导统筹抓、分管领导亲自抓、科室负责人具体抓的信访工作格局,及时对全县各乡镇、县级各部门的重信重访情况进行排查登记,分
析原因,研究对策,细化举措,上报县纪委常委会集体研究,确定治理方案,落实包案责任人,与有关乡镇和县直单位共同落实重信重访治理工作。对纪检监察业务内的重信重访问题,依据调查事实,依纪依法进行处理并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