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达川区:铁面亮剑“末梢腐败”
发布时间:2015-05-12
来源:
达川区纪委

(图为达川区纪委书记督察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作风建设情况)
基层纪检是惩防“蚁乱”、“蝇贪”类“四风”腐败问题的第一防线和阵地。针对基层纪检工作“副业关”难过、无心查案,“能力关”难迈、不能查案,“人情关”难把、不愿查案,监督执纪主业边缘化等问题,达川区“三抓”施治,不断夯实基层“防线阵地”,铁面亮剑“末梢腐败”,赢得百姓由衷点赞。
抓队伍,破“副业关”。区纪委对乡镇、部门纪检干部的提名考察、年度考核、经费保障、提拔任用实行“四管”,对36个区级部门实行“双派驻”,为全区54个乡镇(街道办)配备监察室主任、47个区级部门下属单位配备纪检员,为全区所有行政村配齐监委会主任;严格执行纪委书记不兼职、不分管其他业务工作要求,并由区纪委常委分片督促检查,定岗明责,告别“副业”。
抓战训,破“能力关”。每年定期组织乡镇、部门纪检干部进行业务培训,每季度选派5名新任纪检干部到区纪委跟班学习,用培训“换脑充电”;印发《乡镇纪检监察组织查办案件实务手册》、《乡镇案件审理实务手册》、《警钟》等资料,开展执纪知识竞赛、办案技能交流、警示案例演讲等活动,搭平台“强筋健骨”。
抓制度,破“人情关”。制定出台《改进工作作风十二条规定》、《党风廉政建设约谈办法(试行)》、《行政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公务接待管理办法》、《严禁党员干部职工违规操办“升学宴”“谢师宴”规定》等10余项制度,明“禁区”圈离人情;贯彻落实“一案双查”,对“四风”贪腐问题,既追究直接责任,也追究领导责任,既追究主体责任,也追究监督责任,严“督战”压实责任。
达川区“三抓”措施的施行,极大地激发了基层纪检干部惩防群众身边“四风”腐败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14年,全区共立案171件,基层办案占比69%;查处“四风”类突出问题127件173人,效能谈话11人,立案检查17人,通报曝光24起;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07人,其中科级干部18件24人,万元以上经济案件26件,追缴违纪金额240余万元,“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