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宣汉县:重拳出击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腐败问题
发布时间:2015-06-23 14:30
来源:
宣汉县纪委

公开:村务晒出来,权力关进去
“打印纸,232元;河道清淤费用,7000元;提取备用金,2万元……”家住白马乡街道的焦大爷拿着身份证打开了“三资管理平台”上村务公开页面,认真核对一笔笔支出,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宣汉县除在全县54个乡镇实行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外,还将每月16日作为村务公开日,定期公开村级事务,对村级工程项目建设、专项资金使用和惠农政策落实等群众关注的重大事项和热点问题全部在村务公开栏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群众若有疑问,还可以到镇会计服务中心查询,调取原始发票凭证。
“推行了村务公开制度,给村级权力运行套上了‘紧箍咒’,让群众的知情权得到最大体现。”宣汉县常委、纪委书记王通如是说。
监督:设岗延触角,布哨传民意
针对村干部存在“四风”问题和违法违纪现象多发等问题,宣汉县注重延伸工作触角,以在村支“两委”和村干身边设置“监督哨”的形式积极推出监督新主体——村务监督委员会。
“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主任就相当于村一级的‘纪委书记’,虽然没什么级别,但在村里发挥的作用可大了,主要职能就是对村支‘两委’及其成员进行监督……”该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在谈及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职责时如是说。
村务监督委员会承担着搭建村务决策监督、政策公开监督、纪检监察信访举报、搭建廉政评议四大平台的职责。通过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督,村务监督委员会已经把监督渗透到村级事务管理的各个方面,有效维护了村集体和村民的合法权益,给了村干部一个清白,还了老百姓一个明白,搭起了干部群众间的沟通桥梁,真正成为村民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制约:当面亮成绩,现场评分数
“以前从来没有搞过村组干部述责述廉,这次搞得我成天背后火飘飘的,心头紧崩崩的,确实压力大!”走出土黄镇2014年村(社区)干部述责述廉会议室的黄石包村党支部书记李廷学如是感言。
述职述廉的对象为村党支部书记和村民委员会主任,每半年进行一次。述职主要围绕“作为”报告情况,述廉主要围绕是否“乱作为”报告情况。同时,组织乡镇党代表、人大代表、群众代表等对述职述廉对象进行民主测评,测评结果作为年度考核、评优树模的重要依据。
通过这种上级监督、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有效结合的方式,进一步筑牢了廉政风险“防控墙”,从源头上减少了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
惩治:猛药攻顽疾,重典治乱象
“2014年以来,全县各级纪检监察组织突出主责主业,更加注重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严肃查处了一批基层党员干部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先后查处了柳池乡锅坪村原党支部书记冯宗群、主任邹仕平贪污案,茶河乡原国土员李鹏乱收费案……”县纪委副书记姜林在农村基层干部案件通报会上通报。
宣汉县纪委监察局坚持紧盯要害,狠拍“苍蝇”,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吃拿卡要、与民争利、欺压百姓等不正之风,严肃查处了一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侵害群众利益的村级干部违纪违法行为,维护了群众利益。
2014年以来,全县查处村级干部违纪违法案件134件,移送司法机关6人,一批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腐败问题得到严厉惩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