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大竹县:深入推进 “百姓问廉”工作机制试点
发布时间:2015-10-20 09:44
来源:
大竹县纪委

(图为大竹县 “百姓问廉洁”试点工作会现场)

(图为县监察局局长刘杰同志参加《阳光政务》节目)
明确一个目标。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为主旨,搭建“百姓问廉、干部答廉、公示亮廉、群众评廉”互动平台,畅通党委政府和老百姓的互动渠道,以问百家事、解百家难、化百家怨、暖百家心的实际行动,使党群干群关系在“问廉”中进一步密切,党委政府执政能力在“问廉”中进一步提升,推动基层干部作风转变,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全面提高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满意度。
突出两个重点。一是抓早抓小正作风。针对“百姓问廉”中反映出的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从业等方面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按照岐山书记指出的“红红脸、出出汗,扯扯袖子、咬咬耳朵,警示谈话、纪律诫勉,都要成为我们的方法”的重要指示,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理念,纠正具有普遍性、行业性的轻微违纪行为,排除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违规隐患,提醒和教育干部,防止小错酿成大过。二是从严执纪惩贪腐。对“百姓问廉”中反映出的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保持惩治高压态势不放松,做到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只要触犯了纪律就及时处理,让想搞腐败的人断了念头,搞了腐败的人付出代价。
坚持三个导向。一是民意导向。畅通“问廉”渠道,广纳群众智慧,坚持开门反腐,对“百姓问廉”事项坚持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做到诉求有人听、问题有人理、事情有人办、结果有人问。二是问题导向。对群众反映的“四风”和腐败问题进行一次大起底,大排查,建立问题台账,分类解决、分类销号,让“四风”和腐败问题暴露在人民群众的有力监督之下。三是责任导向。坚持对“问廉”事项做到党委(党组)不松手,书记不甩手,班子不缩手,纪委(纪检组)敢出手,形成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相向发力、相互促进,交叉督查、反向倒逼,促进“百姓问廉”机制落地生根。
抓好四个环节。一是多角度“问廉”。采取组建廉情汇集中心、室(站)被动接受百姓“问”、利用“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主动下访“问”、网络在线“问”、社会评价“问”等多种方式广泛收集廉情民意。二是快节奏“答廉”。针对“问廉”事项,坚持简单“廉题”当场“答”,涉纪问题及时“答”,急难问题限时“答”,赢得群众的支持和认可。三是多形式“亮廉”。通过邀请群众监督推进过程,通过LED显示屏、电话、书面、当面公开办理进度、反馈办理结果。四是严举措“评廉”。印发《“百姓问廉”工作考评细则》,建立目标考核机制、督办问责机制和群众测评机制,对“百姓问廉”办理结果开展满意度测评,若不满意,责令重新办理,倒查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