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通川区:推行“联审会签”制度
发布时间:2015-11-09 10:15
来源:
通川区纪委
“……你们科室那个打印机还可以继续使用,咋再申请购买呢?……”、“按照《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要求,在公务接待中不能提供香烟,所以这笔费用是不能报销的……”这是通川区城治办例会上其中一个重要议题——“联审会签”。
今年以来,通川区进一步加大对区级部门财务规范化运行程序的监管,在财拨经费的使用中推行“联审会签”制度,对所有开支计划和开支项目,经集体审查把关后,再按权限进行签批,加大对“三公”经费的监管力度。
强化职工评、五员签 经费报销由经办人、财务负责人、分管领导、纪检组织负责人、主要领导形成“联审会签”(又称“五员会签”)制度。会签程序为经办人向参会人员陈述经费支出事项相关事宜,征求职工意见,现场询问监督,尔后分工现场审签。
强化职责明、不越位 “联审会签”各司其职,“联审会签”小组成员按《联审会签制度》进行审签。联审会签时,会签人员以法规制度为依据,对各种开支计划项目,逐一审查。各成员分工为:经办人收集票据及必要附件、填制报销凭证、现场陈述申报事项;财务负责人审核票据真实性、有效性、合法性以及附件完整性;分管领导审核所报开支与事前申报是否一致;纪检组审核报销事项是否违背“八项规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党纪规定;主要领导严格按照“一支笔”原则签批经费。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对经费的有效合理使用实行相互制约,提高经费使用的透明度,避免发生违规问题。
强化守纪律、讲规矩 凡应进行“联审会签”而未进行的或联审会签小组成员没有签名的,以及超出联审会签审批金额的部分,一律不予报销,由此造成的后果由具体经办人负主要责任,分管领导负联带责任。实践证明,在财务管理上多一份制约就少一份漏洞;多一份监督,就少一份失误。
强化阳光晒、杀“四风” 随着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的不断深入,区级公务单位的经费使用,通过细化联审会签制度,严把监督制约关口,定期对外进行公示,直面公众的监督,堵住了“四风”漏洞,节约了经费。同时,有效地提高了机关财务管理水平,推进了财拨经费的依法、依规和有序支付,降低支出风险,把权力既关进了笼子里,又在阳光下规范运行,完善民主决策机制发挥了积极作用,确保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今年以来,通川区进一步加大对区级部门财务规范化运行程序的监管,在财拨经费的使用中推行“联审会签”制度,对所有开支计划和开支项目,经集体审查把关后,再按权限进行签批,加大对“三公”经费的监管力度。

强化职责明、不越位 “联审会签”各司其职,“联审会签”小组成员按《联审会签制度》进行审签。联审会签时,会签人员以法规制度为依据,对各种开支计划项目,逐一审查。各成员分工为:经办人收集票据及必要附件、填制报销凭证、现场陈述申报事项;财务负责人审核票据真实性、有效性、合法性以及附件完整性;分管领导审核所报开支与事前申报是否一致;纪检组审核报销事项是否违背“八项规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党纪规定;主要领导严格按照“一支笔”原则签批经费。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对经费的有效合理使用实行相互制约,提高经费使用的透明度,避免发生违规问题。

强化阳光晒、杀“四风” 随着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的不断深入,区级公务单位的经费使用,通过细化联审会签制度,严把监督制约关口,定期对外进行公示,直面公众的监督,堵住了“四风”漏洞,节约了经费。同时,有效地提高了机关财务管理水平,推进了财拨经费的依法、依规和有序支付,降低支出风险,把权力既关进了笼子里,又在阳光下规范运行,完善民主决策机制发挥了积极作用,确保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