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渠县 “院坝纪检行”促基层“阳光行权”
发布时间:2017-07-25 15:29
来源:
未知

在石桌村召开“院坝纪检行”现场会
“请大家签字后,到这边领取返还的粮食直补款。”村干部对前来的村民说道。
石桌村原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因不公开村务账目、涉嫌贪污粮食直补款等问题被群众实名举报。经纪委调查核实后,两人被免去村干部职务,并将违纪所得款项现场退还给了群众。
针对基层腐败易发多发的特点,渠县纪委创新开展“院坝纪检行”系列活动,以“明权、晒权、督权、治权”为重要抓手,推动正风反腐向基层一线延伸,净化基层软环境。
明权——划基层行权“边界”
渠县纪委编制村(社区)干部“小微权力”运行规范手册,下发到每个村民手中。手册内容包含村级权力清单、村干部负面清单等,群众能够享受的权益明明白白,干部不能够超越的界线清清楚楚。负面清单列出了“5个严禁,22个不准”,通过县委党校集中统一培训、乡镇组织日常学习等方式纳入重点学习内容。
晒权——亮群众权益“清单”
在渠县李馥乡灯塔村,一张惠民政策实施流程图格外显眼,“现在群众所需办理事项对照流程图,要准备哪些材料、有什么程序等都一目了然”,该村的村干部向记者介绍道。
据了解,该县利用“互联网+”,搭建手机APP智慧政务平台、建立镇、村、组三级微信群、设立村务一点通便民服务触摸屏,方便群众了解各项惠民政策。
督权——织立体监督“网络”
建立村组干部作风拷问机制,定期召开问经济发展、问政策执行、问干部作风的“三问”质询会。
在各行政村公布县纪委班子、乡镇和村(社区)领导个人电话,畅通群众监督举报渠道。同时,县纪委统一向2017年度38个拟退出贫困村(含预备村)派驻纪律监督员,通过入户访谈、查阅资料、实地查看等方式对脱贫减贫措施、“第一书记”履职尽责等扶贫工作进行全面监督。
治权——植民生民意“基础”
开展基层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坚决查处惠民政策落实和扶贫领域优亲厚友、雁过拔毛、吃拿卡要等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今年1至6月,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案件111件111人,通报曝光19件20人。
□孙弋童 本报记者 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