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通川:澄清不实举报 为干事者筑起“保护墙”

发布时间:2023-10-16 11:33 来源: 通川区纪委监委
  “经查,我们近期收到的反映:向某不按国家对占用土地优惠政策办事,占用土地补偿款这一问题不属实……”日前,通川区东岳镇召开不实信访举报澄清反馈会,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在会上宣布反映东岳镇一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向某的不实举报核查结果。

  事情还得从几封举报信说起。今年,通川区纪委信访室多次收到匿名举报,称东岳镇某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向某占用村民土地补偿款。短短半个月,同一内容的举报信已有2封。
 
(澄清反馈会现场  东岳镇供图)
 
  重复的信访举报,又涉及群众利益,区纪委监委立即组织专人核查,要求尽快查清事实。通过实地走访、调阅财务账目、查阅相关资料,核查人员确定举报中提及的土地补偿款,已按照领取明细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公示,目前村民的部分补偿款打卡直发,余下的资金拨付申请已上报,此封举报信中反映的该问题不属实。

  为保护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东岳镇立即召开了澄清反馈会。向某在会上有感而发:“没想到组织还会当着大家的面给我澄清。这下心里的包袱卸下了,让我干事更有底气、更有激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踏实工作、服务好群众。”

  长期以来,信访举报是群众对党员干部监督的重要渠道,是纪检监察机关获取问题线索的重要来源,但一些不实举报也极大挫伤了党员干部的干事积极性和主动性,造成不良影响。近年来,通川区纪委监委将查处诬告陷害和为失实检举控告澄清正名放到受理举报、处置线索的工作中一同办理,在畅通信访举报渠道、鼓励支持依法检举的同时,建立日常监督与问题线索评估衔接机制,把掌握的情况作为问题线索甄别研判、性质评估的重要参考,认真核实信访举报,既还群众明白,又还干部清白。

  不同的失实检举控告影响大小不一,所需要的澄清正名方式和范围也各有不同。为此,通川区纪委监委采取书面澄清、当面澄清、会议澄清、通报澄清等方式为干部澄清正名,最大限度消除负面影响,保护和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激情。今年以来,该区召开干部澄清会5次,共为5名受到不实举报的党员干部澄清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