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达川:“点线面”结合 构筑脱贫攻坚监督立体网

发布时间:2017-11-14 来源: 达州日报
  为有效遏制扶贫领域的“微腐败”,今年以来,达川区纪委聚焦扶贫领域,强化监督执纪,采取“点线面”结合形式,用铁的纪律保障了脱贫攻坚工作推进落实。

  信访分析预警 找准监督“点”

  针对去年扶贫领域信访量居高不下的严峻形势,达川区纪委探索建立信访预警分析机制,综合借助信访举报、纪律审查、巡察监督等手段,对全区各地、各部门出现的扶贫领域违纪违规问题进行分析预警,划定信访风险等级,锁定防控重点,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以《信访风险预警通知书》形式及时向各级党委、政府提供信息,提醒及早抓好廉情风险防范,督促抓好整改落实。

  今年以来,达川区纪委已向相关区级领导提供专题分析报告5篇,向乡镇和区级部门发出通报17份,预警问题13个,提出加强日常管理、警示约谈等建议20余条。
 
  三级联动巡查 拉长监督“线”
 
  同时,达川区纪委建立“纵向三级监督”机制,即贫困村监委会实时监督、乡镇纪委常态监督、区纪委重点监督机制,进一步将监督“触角”延伸到村组一线,实现脱贫攻坚监督全覆盖。
 
  “哪想到专项督查组会查得这么细,2016年9月我帮贫困户王某在乡政府代领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金1000元,私自扣留500元占为己有,想不到这么点小事都被查到,真不该向扶贫资金伸手啊!”遭到党纪处分的亭子镇花元村村委会主任李绍东后悔地说。
 

督察组翻阅某乡镇账目
 
  为深入推进脱贫攻坚领域专项整治,达川区纪委还建立“横向三线监督”机制,即区委8个脱贫攻坚专项督查组和区纪委3个检查组开展覆盖式监督;区委3个巡察组开展常态巡察监督;区纪委常委包片抽查监督。
 
  “四议五公开” 拓展监督“面”
 
  “以前看见村里有工人在修建,也不知道到底修什么。现在村里搞建设,不仅要将各个建设环节和资金使用情况等公示出来,而且还要事先征求我们的意见,等我们通过了,村上才能组织施工。”罐子乡和平村贫困户罗某感慨道。
 
  为进一步加强扶贫资金管理,从源头上保证扶贫资金使用的规范化、透明化,达川区创新实施“四议五公开”工作法,对村扶贫资金的安排使用,通过村党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贫困户代表会议评议、村民代表会议决议、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公开、承包公开、实施公开、验收结果公开、资金使用情况公开等程序进行有效监督,走出了扶贫资金“集成监督”的新路子。
 

村社召开村民代表会议
 
  据悉,今年以来,该区查处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案件39件42人,通报曝光6批次18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