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达川:优化互补 发挥纪检和审计监督“双刃剑”作用

发布时间:2019-05-29 来源: 达川区纪委监委
  为充分整合纪检监察机关与审计机关资源,今年来,达川区通过“三优化三机制”,让纪检监察监督和审计监督从工作性质、主要职责和工作方式上有效协调统一,使其在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提高行政效能中发挥更大作用。


达川区纪委与审计部门联合对单位账务情况进行监督
 
  优化监督资源,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区纪委监委牵头成立横向联动监督工作组,将审计、组织、人事、巡察等监督部门作为成员单位,负责对重要监督事项的指导、协调,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纪委组织协调,监督部门分工负责的监督工作方式。同时,纪检和审计部门根据工作实际,立足各自工作重点和工作领域,共享监督信息资源,通过信息共享,增强两个监督部门的互动、沟通和交流,促进监督成果的转化和利用。此外,抽调纪检和审计两个监督部门业务骨干组成联合专案组集中办案,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集中处理问题线索。
  优化监督融合,建立风险防控机制。审计部门在制定审计项目计划时,主动征求纪检监察部门意见,将审计重点转移到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单位、部门及有关负责人等方面;制定纪检监察工作计划时,加强同审计部门的沟通,有目的性、针对性地精细化管理纪检监察计划。同时,注重审计成果运用。纪检监察机关通过信访举报或在执纪监督过程中掌握的问题线索,属于审计监督范围的,借助审计力量以常规审计形式适时介入,通过审计为纪检监察部门后续调查提供全面的数据和资源,形成案件发现、移送和查处的风险防控机制。并充分认识和重视内审成果,特别是关注内审发现的重大隐患和问题疑点,在风险防控方面有的放矢地采取弥补措施。
  优化监督处理,建立成果运用机制。定期综合、整理、分析纪检和审计发现的问题,特别是对预算执行和财务审计发现的具有普遍性、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发出风险提示,一对一跟踪监督及整改,推动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达到源头治理效果。针对发现的问题,尤其是对涉及“踩红线”、“越底线”的问题,纪检监察部门根据违纪违规程度及时定性问责,强化纪律约束。同时,在有关部门负责人定期向纪委述责述廉过程中,邀请审计部门参与综合评定,客观公正作出廉政评价,并同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履职审计和离任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以及整改情况等计入干部廉洁档案。
  (撰写:李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