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今年春节廉味足——大竹群众眼中的春节新“变化”
发布时间:2018-02-13
来源:
大竹县纪委监委
春节前后,往往是作风、纪律问题的高发期。达州市大竹县通过多项措施营造狠刹“四风”、廉洁过节的良好氛围。今年的春节,大竹群众感受到了比以往更加清新、廉洁的气息。
高档餐饮集体下课 亲民餐饮重聚人气
【故事讲述者】小杜,竹城某连锁火锅店老板,从业10年。
下午4点,小杜在自己的几个火锅连锁店里巡场,联系顾客订餐业务。“基本上过了中午12点,就很难有位置,我们这里都是大众消费,这些年公款吃喝的单位没了,走亲民路线才是我们发展的方向。得益于大众消费的回归,这个春节我们生意就特别好,营业额月同比增长了近35%。”小杜说。

据悉,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大竹县委、县纪委针对公款吃喝问题,组织了多次专项督查,制定制度保障督查成效,原来高端餐饮企业遭遇“滑铁卢”,餐饮老板也调整思路,完成经营模式转型,迎来事业的“第二春”。
豪华装饰换成了小资、简洁、富有文化气息的“容貌”,商家不再依赖单位支持,改走亲民促销路线,大量网络电子代金券、微信团购……一系列改革成为新型餐饮的新路线。和往年相比,餐厅的人均消费大幅降低,在50元上下。干了这么多年的餐饮,小杜坦言,这种全民消费也是这些年才开始,是前所未有的。
廉政文化氛围浓厚 过年贺卡烟消云散
【故事讲诉者】小林,竹城某广告公司设计师,从业7年。
“近几年以来,我经手打造廉政文化进机关的单位至少有八家,以往那种年底印制各类单位贺卡的生意已经绝迹,印制廉政读本的业务增加不少,包括校园、村庄的廉政文化打造我们也做了很多。现在我还在设计由纪委印制的廉政日历,据说是要发到群众家里的。”小林说。

从事广告设计多年,可以说小林是见证了竹城廉政文化建设的转型和发展,大到“廉政文化八进”、“廉洁细胞”建设、一年一度全县域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图片巡展,小到群众廉心卡、便民服务卡、帮扶结对卡等的印制,竹城的广告公司成为大竹廉政文化发展最直接的参与者和见证人。
近年来,大竹在廉洁文化建设、家风家规推广、社会风气引导方面下足功夫,不仅是通过阵地打造,也联合地方自媒体平台,大量刊载廉政信息,廉政公益,群众反响良好,获得感和认知度逐年增强。
家庭消费成主流 公款旅游无踪影
【故事讲述者】老王,大竹某旅行社员工,从业13年。
一月份以来,老王一直都非常忙碌。门店里,春节出国游、家庭新年游的咨询量居高不下。“这些年,普通老百姓都愿意出去过新年,我昨天都接了三单去海南的家庭套餐,公款旅游早就成为历史,今年(2017年)我一单这样的生意都没接到过。”老王说。

“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大竹县对公款旅游问题高度重视,领导带头做表率,以上率下严格遵守规定。十八大以来,在“公款旅游”领域县纪委严格执纪,多次开展专项督查,共立案11件,处理46人,其中科级领导干部以上8人。“近些年来从财务审计上,关于‘旅游’报销的凭据早已销声匿迹。”县审计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道。
“单位集体公款出游完全没有生意,但七八个人的家庭团以及三五好友的闺蜜游很火,开春后出国的老人团也很热。”虽然在几年前,旅社生意受到一定影响,但老王表示,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也是坚决抵制这种公款消费的行为,旅行社也会及时调整思路,让更多普通市民享受到优质的服务。
春节快递司机“下岗” 单位职工“轻松过年”
【故事讲述者】
唐师傅,大竹县某乡镇机关驾驶员,从业12年。
宋师傅,大竹县某县级单位门卫室保安,从业18年。
“往年春节前都是我们驾驶员最繁忙的时节。大包小包的茶叶、土特产等一些礼品塞满车辆的后备箱,送单位上,送领导家里,我要挨家挨户去,有些时候还要跑几趟,有时还遇到其他单位的驾驶员,场面一度很尴尬。”但自从八项规定出台这些年后,他从“礼品快递员”的身份中解脱出来,日常的工作减轻了不少,春节前也有更多时间陪陪家人。

与他有同样感受的,还有某县级行政单位的保安,老宋。
他说,他在单位门卫室工作很多年了,以前其他单位送来的礼品,送来后就直接寄存在我这里,我还要做登记,生怕搞错了,还要帮别人保密,心里也累。
现在好了,送礼的没有了,单位也明文规定不准收,自己只要做好本职工作,登记来客、维护治安,再也不用当“礼品保管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