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大竹:一份有温度且暖民心的答卷

发布时间:2019-12-31 来源: 大竹县纪委监委
  “现在赶集要上厕所的时候,顺着公共厕所指引牌一下就找到了,而且场镇的垃圾每天都清扫得干干净净,整个人心情都舒适多了。”家住大竹县清河镇的邓勇高兴地说道。从他高兴的言语中,深深地感受到开展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活动带给群众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019年以来,大竹县扎实开展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活动,坚持“百姓什么问题反映最强烈我们就集中整治什么”的原则,聚焦群众痛点难点焦点,从解决一件件小事到落实一项项措施,到建立一种种机制,大竹县党委政府向百万竹城百姓交上了一份有温度且暖民心的答卷,赢得群众的点赞。
  坚持群众需求导向,找准找实群众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据悉,大竹县将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活动同脱贫攻坚、社区民生实事办理、实干惠民电视公开承诺践诺行动等工作有机结合,务实推进“大梳理”“大走访”“大调查”“大征集”活动,确保群众诉求真实、覆盖面广、具有代表性。全县收集群众不满意问题121698条,总量位居全市第一。通过汇总、分类、归纳、评估筛选出21个问题开展网络投票广泛听取民意,将21个问题按得票数从高到低排序,经县委常委会审议,最终确定10大类16小项作为今年我县集中整治事项。
  民计民智汇聚。线上线下同步向群众发出邀请,提对策、出点子、表建议,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市民代表秉承“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现场投票、现场唱票,评选出51条“金点子”,并将金点子及时反馈至各整治牵头责任单位,各整治牵头责任单位充分吸纳评选出的优秀“金点子”,修改完善整治方案后,报县委常委会审议通过17个专项整治方案【16个事项中“主城区灰尘大、噪音大问题”事项分两个专项方案,其他分别为1个专项方案】。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高标准办好群众急盼的民生实事
  让环境更宜居。摸清城区、场镇垃圾处理状况,新增更换垃圾桶、垃圾收运车,转变清运模式,确保垃圾“日产日清”;加强对市政基础设施、园林以及路灯等公共设施的巡查维护,公布损坏报损电话,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早维修;多形式宣传引导灰尘噪音污染和整治占道经营,以“疏堵结合”为原则,严格作业标准,强化巡查管控,市容秩序得到有效改善。
  让食品更安全。开展2019年食品安全监管培训会,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提高行业监管人员专业技能,增强群众食品安全意识及辨别能力。加大食品安全专项检查行动力度,坚决立案查处违法案件,让食品安全更让群众放心。
  让出行更有品质。开展“争红旗、创标兵”活动以及2019年度“十佳文明的哥的姐”“优秀公交车驾驶员”评选活动,加大出租车、公交车暗访检查力度,更换出租车座套,及时维修破损公交站台,确保群众出行更舒适。挖掘9个小区1900个停车位提供对外开放,有效缓解机动车乱停乱放;创新科技手段,优化勤务模式,加强路面管控,严厉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确保群众外出更便捷。安装完成村组公路的安全防护设施,及时发现维修村组公路路面,确保群众出行更安全。
  让“方便”更方便。组织48个乡镇、129家单位内部及公共场所开放公厕155所,积极提高现有厕所的使用率;同时摸底汇总乡镇场镇公厕现状,计划今年新改建41座,明年新改建52座,目前新改建公厕已完成15所,有效解决群众“如厕难、难如厕”问题。
  坚持为民服务宗旨,多举措打通服务群众的中梗阻
  看病费用不再高。紧扣“三降三升”目标,采用“十大措施”,加强医疗服务监管,改进医疗护理质量,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住院患者次均费用、药品收入占比、检查检验收入占比均呈下降趋势,过度治疗投诉下降58.3%,群众满意度得到有效提升。
  医疗报销不再慢。创新实施“一集中、两下放”整治措施,明确“外伤住院报销等待周期不超过60个工作日”目标,累计为群众报销县域外住院费用2137.25万元;开通“大竹医保通”微信公众号,为1899人次实现自主异地办理备案登记。
  上学花费不再贵。推进中小学课后服务试点合理疏导教师有偿补课问题,同时高悬查处利剑,大力查处违规补课,着力营造良好规范教学秩序。
  群众办事不再难。探索建立“网格式日常监督、联动式精准监督、点位式解剖监督、倒查式问效监督”4个层级监督工作机制,织密基层“微腐败”层级监督网,确保群众办事“不求人、不请客、不送礼”。
  坚持践行群众路线,全方位构建群众满意的长效机制
  创新“调度分析+联系指导+约谈提醒+信息报送”工作制度,确保整治活动持续有序开展;成立水质监测中心、在全市首个启动村镇全域供水建设项目,夯实全县饮水安全保障;建立医德医风评价系统,以医者为民职业态度有效缓解医患关系;印发《关于加强村组公路养护管理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成立51个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站和384个公路养护队,实现村组公路养护管理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