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经开区:四举措集中整治领导干部利用“土特产”谋私利
发布时间:2019-05-09
来源:
经开区纪工委
“要瞪大眼睛精准识别、查找问题,发现一起严查一起,严肃处理决不姑息,抓出典型警示一片。”5月8日,经开区纪工委再一次组织召开集中整治领导干部利用“土特产”谋私利问题工作推进会议。

整治领导干部利用“土特产”谋私利工作会
为严防土特产类特殊资源成为新型隐蔽性腐败的“润滑剂”,经开区纪工委多阶段、多举措、多层次开展整治利用地方名贵特产谋取私利活动。
抓好思想教育,精神实质领会到位。经开区纪工委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中央、省、市精神要求,在全区开展集中学习研讨。采取形式多样学习、以案警示,通过现象看本质,让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深刻认识、觉醒到利用“地方特产”作为媒介和资本,搞利益输送、权力寻租、谋取私利,严重违反规矩纪律、败坏党风政风、破坏政治生态。
抓实主体责任,自查自纠覆盖到位。全区范围内开展自查自纠,要求各级部门强化主体责任意识,认真开展自查自纠,重点排查党员干部中是否存在利用土特产类特殊资源,搞违规收送、违规占用、违规插手干预或参与经商经营等问题。同时组织领导干部签订《不利用土特产类特殊资源谋取私利承诺书》,做出公开承诺,自觉接受监督。全区共签订承诺书216份,其中县处级干部11份,乡科级干部60份,乡科级以下干部145份。
抓严跟踪摸排,监督检查开展到位。自查自纠结束后,及时督促、收集、汇总各部门开展自查自纠工作的相关情况,并全面梳理排查建立专门台账。同时,区纪工委拓宽举报渠道,广泛收集线索,紧盯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严肃纠正和查处其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对隐瞒不报、拒不纠正的,坚决从严惩处。
健全制度机制,严肃执纪问责到位。纪工委会同财政、税务、工商等部门开展阶段性票据检查,重点检查是否违规公款购买高档香烟酒、天价茶叶,监督检查结果由区纪工委统一分析研判,为以后常态化整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完善财经纪律和制度,堵塞漏洞,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对专项整治活动重视不够、组织不力,漏报、瞒报等问题较多的单位,按照相关规定,从严问责追究。

整治领导干部利用“土特产”谋私利工作会
抓好思想教育,精神实质领会到位。经开区纪工委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中央、省、市精神要求,在全区开展集中学习研讨。采取形式多样学习、以案警示,通过现象看本质,让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深刻认识、觉醒到利用“地方特产”作为媒介和资本,搞利益输送、权力寻租、谋取私利,严重违反规矩纪律、败坏党风政风、破坏政治生态。
抓实主体责任,自查自纠覆盖到位。全区范围内开展自查自纠,要求各级部门强化主体责任意识,认真开展自查自纠,重点排查党员干部中是否存在利用土特产类特殊资源,搞违规收送、违规占用、违规插手干预或参与经商经营等问题。同时组织领导干部签订《不利用土特产类特殊资源谋取私利承诺书》,做出公开承诺,自觉接受监督。全区共签订承诺书216份,其中县处级干部11份,乡科级干部60份,乡科级以下干部145份。
抓严跟踪摸排,监督检查开展到位。自查自纠结束后,及时督促、收集、汇总各部门开展自查自纠工作的相关情况,并全面梳理排查建立专门台账。同时,区纪工委拓宽举报渠道,广泛收集线索,紧盯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严肃纠正和查处其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对隐瞒不报、拒不纠正的,坚决从严惩处。
健全制度机制,严肃执纪问责到位。纪工委会同财政、税务、工商等部门开展阶段性票据检查,重点检查是否违规公款购买高档香烟酒、天价茶叶,监督检查结果由区纪工委统一分析研判,为以后常态化整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完善财经纪律和制度,堵塞漏洞,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对专项整治活动重视不够、组织不力,漏报、瞒报等问题较多的单位,按照相关规定,从严问责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