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开江:让“三资”管理在阳光下运行
发布时间:2017-09-14
来源:
达州日报

(村民通过微信群查看村上的“家底”)
“对村上的‘三资’进行阳光管理登记后,我们能随时在村公示栏、微信群查看村上的‘家底’了,可以晓得村上花了好多钱,是怎么花的……”这是到新街乡老街村办公室现场参与村“三资”登记的一名村民的现场感受,也是开江县为抓好全县村(社区)“三资”管理混乱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一个缩影。
今年4月以来,开江县严把时间节点、上下整体联动、层层压实责任,“四抓四确保”举措,让“三资”管理和处置在阳光下运行。
抓自查自纠,确保家底清。全县各村(社区)积极发动村民代表、村(社区)监委会成员参与自查自纠全过程。自查的问题实行周报、月报制,并进行了公开公示。截止目前,自查村(社区)“三资”管理混乱问题专项整治工作1239个问题,已整改941个问题,占自查问题总数的75.95%;对未整改的298个问题,落实了具体责任人、整改措施及整改时限。

(走访农户调查核实)
抓全面核查,确保事事真。按照全覆盖、无死角的原则,工作组采取现场查阅资料、听取村社干部口述和走访农户等方式,对全县20个乡镇227个村(社区)开展了全面核查。核查率达100%,核查问题1416个。核查人员与被核查单位签订了全面核查责任书,杜绝了以“工作问题”代替“四风问题”;以“客观因素”代替“主观错误”;以“表现形式”代替“具体人和事”。
抓制度建设,确保常态化。各村(社区)在全面核查,强力整改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了“三本台账”,即:线索管理台账、执纪审查台账、通报曝光台账;“四张清单”,即:责任清单、问题清单、问责清单、整改清单;“五个制度”,即:集体资金管理制度、集体资产资源管理制度、财务公开制度、财务审计监督制度、“三资”管理信息化监管平台机制,促进村(社区)“三资”管理规范化、常态化。

(工作组现场查阅相关资料)
抓整改问责,确保得实效。在全面核查工作中,对各村(社区)“三资”管理中存在的制度建设不完善、档案资料不规范、资产资源清查不全面、资金管理混乱等突出问题,现场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共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426份。对专项整治工作不重视,工作开展不力,进度缓慢,搞形式走过场的乡镇进行严肃责任追究,确保“三资”管理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