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开江:纪委扶贫村——峨城山下“花果山”

发布时间:2020-10-28 来源: 开江县纪委监委

陈家沟村党群服务中心

  达州市开江县回龙镇陈家沟村地处峨城山下,境内属高山峡谷地貌,交通极其不便,人均耕地面积少,村民收入渠道单一。全村两千多人,有贫困户124户419人,是省属建档立卡贫困村。2014年以来,开江县纪委监委定点帮扶陈家沟村。经过帮扶单位、当地政府近几年不断地努力,陈家沟村发生了凤凰涅槃的变化。
 

如今的陈家沟村产业繁荣、道路四通八达
  旧时穷山窝,当代新农村
 
  “以前的路坑坑洼洼,出个门不是灰就是泥,现在好了,全是水泥路,既平整又干净。”谈起村里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变化,贫困户李良根感触颇多。
 
  要想富,先修路。为村民修好致富路是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第一步,帮扶单位县纪委监委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组组通硬化路,扩宽通村公路4.7公里,硬化村道路3公里,硬化产业路3公里,形成了“大通路、大环线、大景区”道路主构架。
 
县纪委监委驻陈家沟村第一书记(右二)入户了解民情
  为切实解决群众用电、饮水、住房和生产等问题,驻村工作队和干群协作,用时一年多全面完成农网改造项目,新建人畜饮水水池3口、生产用水水池12口,河道整治3.1公里,完成易地搬迁32户、危房改造70户。
 
  山上峨城山,山下“花果山”
 
  走进陈家沟村,映入眼帘的是叠叠层层的山茶花,松林下的跑山鸡成群结对、悠闲觅食,陈家沟村龙有国、龙维赓等群众脸上笑开了花。
 
种植户向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介绍中华红油桃丰收情况
 
  据介绍,陈家沟村紧紧依托峨城山自然禀赋和优势资源,采取“支部+企业+基地”的模式,通过“保底分红、资产经营、联合经营、旅游开发”四种形态,全面推动村集体经济扩大升级。打造全县规模最大中华红油桃基地2000余亩,建成中草药跑山鸡、秦巴野猪、生态养鱼等养殖示范基地6个,村民通过土地入股、小额信贷资本入股等方式加入基地生产经营,每年人均增加收入800多元。

中草药跑山鸡养殖示范基地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经过几年的发展,陈家沟村成为全县“果林+”产业核心区,真正实现了“山上峨城山,山下花果山”,“文明新风也焕然一新”。贫困户谭奇剑四年前对第一书记吴名墩说“吴书记,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养10头猪,卖了好给儿子讨媳妇”,而在今年他家全年生猪养殖达到300多头,收入达75万多元。党员龙爱民的“跑山鸡”飞出大山,销往成都、重庆,每年盈利上百万。
 
  “三级评议”保障机制,让扶贫政策“阳光运行”
 
  针对部分群众反映贫困户评议不透明、低保评定优亲厚友等现象,县纪委监委指导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探索出以“建立民主评议团合议”“村民小组评议”“群众代表大会决议”保障群众全程参与的“三级评议”制度,构筑起基层廉政“防火墙”。“三级评议”制度,从本村村民代表、党员代表中选出9-11名组成民主评议团,全程参与贫困户精准识别、农村低保、危房改造、困难救济等各项工作。全村原14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开展回头看、回头查、回头帮,清退29户,动态新增6户,实现真扶贫、扶真贫。严格阳光保障机制,在低保兜底、民政救助、CD级危房改造等政策落实中,成立村民评议小组,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大力宣传并帮助困难的群众享受国家教育扶贫、医疗扶贫等政策。

村民评议小组对农村低保、困难救济等进行公开评定
 
  村风民风正,共谱和谐曲
 
  “你们家评上‘文明家庭’了吗?”“村公示栏上都张贴了。”……每季度末,陈家沟村不少村民见面都会聊这样的内容,这是村上创新开展的“民风五星”评选活动。
 
  群众生活水平提上去了,乡村的精神文明与文化建设也不能落下,陈家沟村坚持把扶贫、扶志、扶智有机结合,将婚姻家庭、邻里相处、农村家宴、生态环境等纳入村规民约,编制“劝民书”,把遵守村规民约情况作为“民风五星”评选重要依据,积极引导群众尽孝道、讲勤劳、爱卫生、守法规。
 
  以往的“上访村”逐渐成为讲文明、产业兴、百姓富的“文明村”。陈家沟村先后被授予省级卫生村、市级“四好村”,达州市“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吴名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