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通川:“大数据+小监控” 盯紧三资“钱袋子”
发布时间:2019-11-22
来源:
通川区纪委监委
“小区购买垃圾桶480元,维修水表67.8元……,”,今年60多岁的潘福兴正在通川区塔坨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的触摸屏上查询信息,她笑着说:“赚了多少钱,用了很多钱,发了多少钱,这上面写得清清楚楚,年轻人喜欢在手机上看,我们老年人还是觉得这个电子屏好,字很大,很清楚”。
“塔坨社区的‘三资’监管大数据平台拥有触屏端和手机端两套系统,将集体“三资”管理使用过程的每一项收支一五一十展示给社区居民,便于大家实时监督。”塔坨社区廉情员姚军介绍到。

(“透明三资”监管大数据平台)
全面推广“透明三资”监管大数据平台是通川区纪委监委强化城市社区“三资”监管的方式之一,“民生红包”既是居民的“幸福包”,也可能是基层“微腐败”滋生蔓延的温床。通川区纪委监委利用“大数据+小监控”模式优势充分发挥大数据平台的监管支撑作用和各社区廉勤监督员基层“探头”的作用,拓展群众监督渠道,简化群众参与监督难度,严保社区三资“钱袋子”不缩水、不走样,让社区的“民生红包”持续散发出幸福的味道。
“现在每次开会都有廉勤员全程参加,签合同前街道纪工委还请了法律顾问,这下我们更放心了”,塔坨社区三组居民代表罗泽兰参与了塔坨社区门市出租公开竞租会,会上,朝阳街道纪工委全程进行监督、指导,并对邀请法律顾问对门市租赁合同进行审核,确保社区“三资”使用规范有序公开透明。
“光看资料不作数,还是要实地查看才行。”早在会前,朝阳街道纪工委和塔坨社区廉勤员就对即将出租的门市进行了实地查看、测量,摸清了门市的市场租赁价格,严防损害群众利益的“微腐败”行为,确保社区“三资”在阳光下运行。

(朝阳街道纪工委参加塔坨社区资产分析研判会)
据通川区朝阳街道办纪工委书记王心渝介绍,社区廉勤员对于社区“三资”管理进行“探头式”贴身监督,通过实物清点、实地测定、入户走访,一旦发现“三资”管理问题线索,立即上报街道纪工委,预防基层微腐败的滋生。
“以前的三资情况公开就是在社区公告栏上贴上几张纸,大家也懒得看,现在有了大数据平台,可以用手机或者社区里的平台随时随地查询三资情况,这既方便了大家监督,也便于我们随时收集问题线索。”除了入户走访询问调查,廉情员潘厚军也经常在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指导居民使用大数据平台。
如今,塔坨社区集体资产稳中增收,居民年终可领到过年费,居民子女考上大学实施奖励,对60岁以上居民、重病重残居民每年进行慰问,80岁以上居民每年可得到500元补助金等,一系列具体举措进一步释放了“民生红利”,仅2018年,塔沱社区集体收益就达到400多万元,居民享受集体经济收入人均达2000余元。

(居民享受集体收入红利)
“保证三资的‘钱袋子’不缩水、不流失,就是要从源头上有效堵塞基层微腐败漏洞,”通川区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把“三资”管理工作纳入到社区(街道)年度党风廉政责任制、干部岗位目标考核序列,从机制上建立一套“权有所限、钱有人管、事有监督”的有效管理模式,打通基层监督神经末梢,严防基层微腐败的滋生,促进集体资产的健康发展,让“民生红包”越来越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