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通川:廉勤委员打通村级建制调整改革“最后一公里”
发布时间:2020-04-24
来源:
通川区纪委监委
“我们三个村合并为一个村,以后办事会不会不方便?”
“老百姓生活便利与否,是本次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工作的重点关注方向。”近日,通川区北山镇丰登村廉勤委员杜国彪经常到田间地头找人拉家常,认真听取村民对行政村合并的意见建议,及时消除村民对村级建制调整改革的疑虑。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以来,全区257名廉勤监督员,走千家、访万户、听民意、解民忧,打通监督“最后一公里”,着力解决群众对村级建制调整改革的疑虑,密切了党群关系,村组群众对村级建制调整改革的认可度、满意度大幅提升。

北山镇丰登村廉勤委员杜国彪收集村民对行政村合并意见建议
贴身监督 全面摸清“三资”家底
“村集体资产、债权债务和财务收支情况等明细还未张贴公示,本月财务收支情况未公开……”复兴镇第一片区廉勤委主任唐正林在村党支部会上,一针见血地指出发现的问题。正是该村廉勤委员充分发挥“贴身监督”优势,板桥村提前摸清了家底,及时晒出了村级账本,为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做足了前期准备工作。

复兴镇纪委书记检查板桥村“三资”核定公示情况
为充分发挥廉勤委员“靠前监督”优势,区纪委监委明确了廉勤委员在村级建制调整改革的工作职责,廉勤委员通过列席村“两委”会议、全程跟踪、入户走访等方式对村组(社区)“三资”核定情况及时公开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建议,有效杜绝了行政村调整前突击花钱、违规举债、变卖集体资产等问题的发生,确保村级建制调整改革有序推进。
“乡镇纪委全程监督各村“三资”核定工作,一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同时廉勤委员及时督促各村社向群众公开三资”核定情况,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监督格局,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目前,复兴镇10个村社的“三资”核定工作均在3月29日前完成。”复兴镇纪委书记张欣介绍到。
靠前监督 发挥监督“前哨”优势
“现在是村级建制调整改革的关键时期,在强化“三资”监督的同时,对“人”的监督一刻也没放松。”青宁镇纪委书记周威行在天断村检查改革工作时强调到,有的村组干部不把改革当回事儿,我们以后要放下面子拉下脸,狠扯袖子常红脸,及时纠错纠偏,让村组干部时刻绷紧纪律之弦。
在村级建制调整改革过程中,廉勤委员积极发挥监督“前哨”优势,对村队干部工作作风、政策落实、履职尽责等情况开展“贴身”监督,发现部分村干部担心区划调整后,选不上,连任难,工作懈怠等苗头,及时提醒,发现新老支部意见难以统一等问题,及时上报,打通了监督“最后一公里”,有效遏制了因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基层干部消极懈怠等问题。
入户宣传 问政于民化解矛盾
“我们村如果要合并你愿意和哪个村合在一起?村委会选址在那里好呢?……”
“我们村被合并,你们这届村委就是剑峰村的罪人”,北山镇剑峰村退休老干部何大爷满腹情绪的答到。原来何大爷担心建制村撤并后,学校、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将布局调整,造成村组群众办事、就医、上学困难,所以不愿意自己的村被合并。剑峰村廉勤委员喻云孝从村级发展规划、基础建设、便民群众等政策多个方面宣传,最终打消了何大爷心中的忧虑。

北山镇剑峰村廉勤委员喻云孝向相亲邻里讲政策
破解难题,智慧就在群众之中。问政于民方知得失,问需于民方知冷暖,问计于民方知虚实,向群众求教,办法总比困难多。为解决村级建制调整改革百姓忧心事、闹心事,增进党群干群关系,廉勤委员挨家挨户走访,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向相亲邻里讲政策、做工作,“零距离”沟通交流,有效化解了村民担心合并后优惠政策受到影响、公共服务项目失去优势、发展逐渐被“边缘化”等问题,村级建制调整改革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不断提高,群众部纷纷表示,只要齐心协力,一定能让家乡越变越好!
“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工作事关老百姓福祉、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同时也是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小康建设进程的重要举措。接下来,我们将持续优化监督布局、增强监督活力,为平稳有序推进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保驾护航,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通川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