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万源:“大数据”精准捕捉基层腐败“小把戏”

发布时间:2018-10-18 来源: 万源市纪委监委
  “这是典型的“塌方式”腐败,因为这项补助,一个镇党纪立案村干部就达9个,当前我们不仅要严肃处理这些当事人,还要对时任分管领导,主要领导进行追责……”万源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董代春在市纪委常委会上严肃地说道。
 
  是什么案件,让纪委书记如此的重视呢?
 
  原来,这一切都源于今年1月,万源市委巡察办向市纪委监委移交的问题线索。

  “大数据”——直击基层“微腐败”
 
  “该镇辖9个行政村、2个社区,52个村(居)民小组,2010-2016年申报地质灾害避险搬迁补助共计58户,涉及金额达94.6万元,其中2012年申报41户,每户补助1.6万元,竟有如此多的搬迁户……”万源市委第四巡察组在启动沙滩镇常规巡察前,率先运用“大数据”完成信息检索,火速锁定疑点问题。
 
  相比传统的先接访后出访,万源市委巡察组在巡察前,运用“大数据”对被巡察单位生态公益林、退耕还林等惠民政策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补助、低保发放等社会保障资金兑现情况进行比对,随着数据比对核查工作的深入,一个个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逐一显露出来,针对地质受灾上报及补助名单,万源市委第四巡察组通过“大数据”筛选,形成问题清单125条。


万源市委第四巡察组进行“大数据”比对
 
  实地访——摸清线索拔问题
 
  通过“大数据”比对,市委第四巡察组再实地走访,深入基层第一线,随机走访群众,与百姓面对面交流,一对一询问,掌握各项惠民政策落实情况。
 
  “龚某某不是村党支部书记龚某的儿子吗?他跟龚书记就一直住在一起的,老房子根本就没有垮塌。”市委第四巡察组成员实地走访中了解到这一重要线索。
 
  随即,巡察组成员又暗访到该村党支部书记龚某老家,发现紧邻该村党支部书记龚某老家不足4米的地方还有一户群众在修建新房,其旧房位置也并未在该村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点范围内。
 
  “大数据”比对与实地核查双管齐下,村干部用儿子的名义为幌子牟取补助资金的“小把戏”被揪了出来。
 
  巧谈话——掌握原委强震慑
 
  “我们村在2012年将不符合办理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的10户村民上报为受灾户,每户补助1.6万元,用于村上人蓄饮水工程……真是糊涂了。”党家坡村党支部书记胡某某在谈话中,惭愧地说道。
 
  只要不是自己贪了,单纯的认为用于村上集体开支,就可以高枕无忧,即使被查处也能有冠冕堂皇的理由,“没有进入自己私包,就不算贪”似乎成为了一些基层干部党纪观念淡薄,弄虚作假、虚报冒领专项资金的“护身符”。
 
  更有极个别干部把惠民政策、社会保障专项资金当作笼络人心和优亲厚友的“礼品”无原则送人,巡察组巡察走访中还发现个别农户2010年、2013年享受洪灾补助及地质灾害避险安置补助,涉及金额达2.6万元。
 
  个别基层干部的这些“小把戏”,在巡察组“大数据”筛选及明察暗访下原形毕露……
 
  今年以来,万源市委巡察办已启动3轮共计17个单位的常规巡察,利用大数据筛选问题清单385条、发现问题线索45个、清理“一卡通”问题11个;移交市纪委问题线索8个;移交被巡察单位46个;已党纪立案1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