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记者观察:习近平为何高度重视深度贫困问题?

发布时间:2017-09-25 来源: 人民网
  2017年6月21日至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山西考察。这是6月21日下午,习近平在忻州市岢岚县赵家洼村特困户刘福有家中察看扶贫手册。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摄

  “脱贫攻坚本来就是一场硬仗,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在6月23日召开的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这样指出。8月31日,习近平在此次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由新华社公开发表,并于次日刊登于《人民日报》。

  习近平为何高度重视深度贫困问题?深度贫困这场“仗”为什么难打?如何才能战胜深度贫困这个“非常之敌”?

  关于深度贫困,习近平4个月提两次

  “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就差吕梁还没有去了。那里脱贫攻坚难度很大,一定要实地看一看。”2016年在青海考察脱贫攻坚工作时,习近平曾如此说。

  一年后的夏至时节,习近平深入三晋大地,为他的访贫地图补上了重要的版块。地处吕梁山片区的赵家洼村,山大沟深,土地贫瘠。6月21日,习近平来到这里看望村民刘福有等特困户,话家常、问所需、算账本,详细了解致贫原因和扶贫措施落实成效。

  “脱贫攻坚本来就是一场硬仗,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更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在两天后召开的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脱贫攻坚工作进入目前阶段,要重点研究解决深度贫困问题。各级党委务必深刻认识深度贫困地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性、重要性、紧迫性。

  考察走到哪个贫困地区,习近平就把脱贫攻坚座谈会开到哪里。从陕甘宁革命老区到武陵山、乌蒙山、滇桂黔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再到深度贫困地区,记者观察到,几次座谈会的主题无不瞄准要害、直指难点,凸显出每个时间段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对统一认识、部署行动、交流情况、推动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习近平今年6月赴山西调研和座谈是在提醒,要格外关注深度贫困地区的乡亲们,要摸清问题,找出对策,精准发力。

  据媒体公开报道,这是习近平今年第二次提及深度贫困问题。2月21日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他指出,今后几年,我国脱贫攻坚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要把深度贫困地区作为区域攻坚重点,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4年多的脱贫攻坚战役,已使5500多万人摆脱贫困,书写了扶贫史上的崭新篇章。湖南十八洞村村民的钱包鼓了,江西井冈山老区的人民笑了,河南兰考贫困的帽子摘了……现在,在距离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仅剩3年多的时间节点,到了必须拉着深度贫困地区村民一起冲刺的时候了。

  深度贫困这场“仗”为什么难打?

  种地难、吃水难、就医难、交通难……这是赵家洼村村民每天面对的现实困难。这样“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深度贫困村,放眼全国还有不少。

  “深度贫困,首先是个观念、理念。”7月初,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从国家宏观层面看,深度贫困主要涉及“三区”“三州”和三类人群。

  “三区”,指西藏,新疆南疆四地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及阿克苏地区)和青海、四川、云南、甘肃四省藏区;“三州”,指甘肃临夏州、四川凉山州和云南怒江州。

  三类人群,包含因病致贫人群,因灾和市场行情变化后返贫的人员以及贫困老人。洪天云表示,2014年底因病致贫占贫困人口的42.1%,重病和慢性病群体将是下一步攻坚的难中之难。

  “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县、贫困村,致贫原因和贫困现象有许多共同点。”习近平在此次座谈会上指出,一是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于一体;二是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三是社会发育滞后,社会文明程度低;四是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五是经济发展滞后,人穷村也穷。

  习近平还强调,在深度贫困成因中,需要特别关注因病致贫问题。他引述2017年6月5日《人民日报》刊登的《驻村三记》一文后指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不是个别现象,带有一定普遍性。

  现有贫困大多集中在深度贫困地区。国务院扶贫办原主任范小建此前也表示,这些地方具有贫困代际传递特点,同时也是生态型贫困、社会发育型贫困、边境扶贫等特殊贫困和地方病的高发区。

  可见,无论是辐射的范围,当地的自然条件,涉及的人群,还是问题的复杂程度,深度贫困无疑是脱贫攻坚工作中最难啃的硬骨头,“硬仗中的硬仗”所言非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如何战胜深度贫困这个“非常之敌”?

  战胜深度贫困这个“非常之敌”,必须拿出愚公之志、下“非常之功”。

  “给予更加集中的支持,采取更加有效的举措,开展更加有力的工作。”党中央的决心,是打赢这场攻坚战的根本保证。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还开出重量级“药方”——

  在资金支持方面,新增脱贫攻坚资金主要用于深度贫困地区,新增脱贫攻坚项目主要布局于深度贫困地区,新增脱贫攻坚举措主要集中于深度贫困地区。

  在区域发展方面,重点发展贫困人口能够受益的产业,交通建设项目要尽量向进村入户倾斜,水利工程项目要向贫困村和小型农业生产倾斜,生态保护项目要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和受益水平。

  在各方帮扶方面,东部经济发达县结对帮扶西部贫困县“携手奔小康行动”和民营企业“万企帮万村行动”,都要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实践证明,深度贫困并不可怕。”习近平表示,只要高度重视、思路对头、措施得力、工作扎实,深度贫困是完全可以战胜的。

  记者注意到,6月23日座谈会召开以来,至少有20余省区市陆续开会研究破解深度贫困之策。如贵州将统筹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个小康行动计划,新疆提出深入落实《南疆四地州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十三五”实施规划》,山西针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建立医疗保障帮扶制度。

  一直强调扶真贫、真扶贫的习近平在此次座谈会上还要求,脱贫计划不能脱离实际随意提前,扶贫标准不能随意降低,决不能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脱贫攻坚工作要实打实干,一切工作都要落实到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切实防止形式主义,不能搞花拳绣腿,不能搞繁文缛节,不能做表面文章。

  在这方面,纪委派驻机构将充分发挥“探头”作用。王岐山7月3日在出席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电视电话会时指出,对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的,对扶贫工作不务实不扎实、脱贫结果不真实、发现问题不整改的要严肃问责。

  “希望乡亲们同党中央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让好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习近平在吕梁山区留下的美好心愿,代表着党中央兑现“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承诺不变的决心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