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处置问题线索切忌泛而拖
发布时间:2020-07-16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随着监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纪检监察各项工作都面临新的挑战和难题,特别是针对问题线索量多、面广、事杂等特点,如何在有限的人力和有限的时间条件下,提高问题线索的处置效率,成了摆在每一位纪检监察干部面前的重要课题。
在源头上控量,不大包大揽,体现主责主业。对于来信要严格对照六大纪律和监察权限,正确受理纪检监察业务范围内的检控,对于业务外的内容及时移送相应职能部门受理,纪委监委做好督办。对于来电来访,务必问清信访人反映问题的真实目的和诉求。人事交织的问题,要做好信访人的解释工作,引导信访人通过诉讼、调解等形式解决。
在过程中提效,不面面俱到,体现精准高质。要重视会商,加强研判。分析有没有可查性,到底要采用哪种处置方式快捷有效;分析具体核查哪些问题,需要调取哪些证据;分析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如何做好化解工作。要用好函询,大胆求证。责成被反映人言之有据,还可以就说明的问题作适当延伸印证,即函询中有初核。要分类初核,提高质效。列出需要收集的证据清单,逐项收集,分人分地落实专人负责。同时要列出证据动态清单,及时掌握处置进展情况。采取分类分层初核,单刀直入,避免一味求全求广、绕来绕去。
在交办时顶真,不包办代办,体现纪律规矩。对于交办给基层的问题线索,要在办结时间上立规矩,在数据报送上立规矩,对问题线索进行集中梳理和排查,做到应报尽报;需要立案的明确时间节点,要求应立尽立。要全程关注问题线索处置进展,对事实不清、取证不足、表述不当、装卷不规范等问题线索坚决退办,责令限期补证或整改。(傅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