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聚焦散弱软提升履职能力
发布时间:2020-08-27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受监督力量、监督能力等因素限制,存在监督力量“散”、监督能力“弱”、监督检查“软”等现象,要认真研究分析基层监督存在的难点、堵点及其背后的原因,精准制定解决方案,有效提升基层监督效能。统筹调配监督力量,治“散”。以县级纪委监委为主体,建立纪委监委联系乡镇工作机制,由班子成员作为牵头领导,纪检监察室作为牵头部门,统一调配所联系乡级纪检监察机构、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廉情监督员等监督力量,围绕阶段性监督重点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定期确定监督主题,下沉一线开展协同监督,打好“组合拳”,做到力量优化配置、职能优势互补。注重提升监督能力,补“弱”。针对基层监督人员监督水平不高、监督发现问题能力不强等短板,由县级纪委监委派出业务骨干,对乡镇(街道)、村(社区)监督人员开展“结对帮带”,围绕监督什么、怎么监督,面对面传授经验,手把手教方法,通过跟班学习、以案代训等方式,补短板、强弱项,同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培训,帮助基层监督人员提升纪检监察监督工作水平。创新监督工作方式,纠“软”。针对基层熟人多监督难的问题,统筹调配不同人员到不同地域开展“交叉式”“推磨式”监督,有效解决熟人监督“抹不开面子”的难题。通过一线走访、实地察看等方式开展“体验式”监督,让监督工作更加近距离、可视化、可感知。对于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建议,通过现场督促,下发提醒函、交办函、督办函等方式,督促问题解决,不断提升监督效能。(汤晓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