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精准施治化解群众烦心事

发布时间:2021-10-21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纪检监察机关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精准思维、系统施治,不断化解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运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精准研判。强化对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的定期梳理、定期研判和集中整治,用好信访举报晴雨表,根据网络舆情、来信来访等数据信息及时跟进监督,推动科学研判、精准决策。坚持重心下沉、深入基层一线,运用“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举措,围绕各项惠民富民、促进共同富裕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加强监督检查。加快纪检监察信息化建设,打破部门信息壁垒,消除“信息孤岛”“数据烟囱”,保持灵敏的“嗅觉”,精准发现问题。

  从小切口着手精准施策。紧盯损害群众利益和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要岗位,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紧盯什么问题,实行点穴式破题、项目式管理、过堂式整治、循环式督查,通过一个个案件、一项项整治、一次次监督,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构建“县统筹抓乡促村”工作模式,进一步规范基层纪检监察组织监督工作职责、方式流程、工作机制、协作配合等,推动监督下沉、监督落地。

  完善制度机制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探索完善督促基层党组织履行党内监督责任的制度机制,强化镇(街道、园区)、村(社区)、社会团体、国有企事业单位等基层党组织责任意识,推动建立小微权力清单,切实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完善民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问题治理机制,做实以案促改、以案促建、以案促治,督促有关部门加强接地气、易执行、效果好的“小特精”制度建设,让干部有章可循、心中有数,推动化风成俗、形成习惯。建立健全警示教育长效机制,分行业、分领域、分层级精准开展警示教育,推进以案释德、以案释纪、以案释法。(作者:王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