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廉洁四川”关注达川:开展“民情户户通”大走访 听民怨解民忧
发布时间:2018-08-24
来源:
廉洁四川

近期,达州市达川区在着力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中,认真找“病根”,开“良方”,以“民情户户通”活动为抓手,发动全区党员干部持续深入基层进行大走访,促进民诉大化解、民生大改善,切实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取得良好效果。

区纪委驻村第一书记走访贫困户
一盏路灯 让百姓心亮了
88岁的曾广珍老人是达川区河市镇新场社区居民,由于失地安置,她和社区的其他400多人搬迁到了该镇金湾村建设煤矿片区居住。这一片区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夜晚没有路灯照明是大家的一块心病。
老人看不清路,小孩子不敢出门,甚至还有村民因为摸黑走路出了事故,群众多次反映却石沉大海。“民情户户通”大走访活动启动后,该问题引起社区党委重视。新任社区书记郎付万立刻召开党委会,将解决该问题作为干部转作风赢民心的突破口,研究规划线路、购置材料、协调安装。7天后,曾广珍老人家门口沿线13盏路灯终于照亮了这漆黑的街道。
“灯亮了,我们的心也亮了。”新场社区居民蒋永山高兴地说道。
一面锦旗 让百姓气顺了
达川区五四镇糍粑店村村民任伟明,年龄不大,却有10多年的上访经历,并被当地村民冠上了“老上访”的外号。
据了解,由于任伟明家房子被烧未能享受相关政策,加之老宅被拆、宅基地被占等众多历史问题没有得到及时沟通和解决,他心中的怨气越积越多。大走访活动中,任伟明被列为重点联系对象,镇党委、镇纪委收集梳理他的诉求,并在政策范围内逐一落实解决。
“我们通过政策资金给他的房子进行了维修。产业方面,因为他是贫困户,我们为其贷款4.5万元,购买了30只羊,还准备帮助他发展养殖肉牛。”五四镇党委书记王玉建介绍说。
曾把“民情户户通”大走访干部关在门外的任伟明,最终被干部一次又一次的诚心所打动,开了家门,也开了心门。党员干部和纪检干部与他结成帮扶对子,实打实为他出主意、想办法、解疑难,任伟明家的日子越来越好了。问题解决后,任伟明敲锣打鼓地给镇政府送去一面锦旗,多年来自己心中的那口怨气,在这一刻化为和谐的乐声。
一笔旧账 让百姓心服了
赵家镇申沟村4组组长徐某,从2014年来,一直虚报自家退耕还林面积,多领取国家补助款。村民一直把这笔“旧账”记在心里,甚至把这个“微腐败”能不能治理好,看成对“民情户户通”是否走过场的检验。赵家镇纪委了解此事后,立即调查核实相关情况。一个月后,徐某多领取的2860元退耕还林补偿款退还到位,并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民情户户通给老百姓解决了实际问题,多年没解决的问题今年都解决了,我们非常高兴,非常满意。”申沟村村民李某某笑着说道。
据悉,自活动启动以来,该区累计走访群众125万余人次,收到问题诉求2.97万余条,解决问题2.94万余个。立案查处违纪案件138件144人,诫勉谈话3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