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华西都市报:达川区激发派驻监督活力 凸显派驻“探头”作用

发布时间:2018-10-19 来源: 华西城市读本

  “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你们学校营养餐为何不报账?在无学校校长和教科局监管的情况下,私自与继任报帐员进行财务交接,且交接不清不楚,请你说明一下情况。”近日,达川区驻区教科局纪检组在对某学校的监督检查中发现了“端倪”。这仅仅是达川区纪委派驻纪检机构在执纪监督过程中的“微镜头”。从派驻伊始的努力转变角色,到如今快速实现纪律审查案件零突破,这个过程的迅速转换,来自达川区纪委对派驻机构的持续锤炼。
 
  聚焦主责主业 让监督“长牙带电”

  据了解,为推动派驻机构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聚焦主责主业,让监督“长牙带电”,达川区纪委持续加大对派驻机构干部的实务培训和“传帮带”业务指导力度。把派驻纪检监察干部纳入区纪委监委机关集中学习范畴,通过“政治理论+业务知识”“网络+实践”“外派+自办”的形式组织学习培训150人次。
  同时,实行“3+”片区协作工作模式(区纪委领导+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组),由区纪委领导和相关室“绑定”相应派驻纪检组,加强动态跟踪督办,实施业务指导。尤其是在加强证据收集、谈话笔录制作、法规条款应用、证据审核等方面进行指导,有效解决过去工作机制不顺、权威不够、监督乏力、力量分散等突出问题。在纪律审查过程中,遇到“取证难”“适用条款难”等问题,派驻机构干部也主动请教区纪委审理室、纪检监察室、党风政风监督室等职能部门,及时“充电”学习有益经验。

  加强查办质效 解决反复“最后一公里”

  抓执纪审查,重在加强案件查办质效。据了解,达川区纪委修改完善《派驻(出)机构工作考核办法(试行)》,主要考核以强化监督为核心、以线索处置和纪律审查为重点的主责主业履职情况,推动纪检组加强办信办案,将各派驻组100%完成纪律审查案件作为任务指标,对此定期检查和通报,对“后进组”及时督导。从而推动全区15个派驻纪检组监督执纪工作持续提升,有效解决反腐工作“最后一公里”问题。

  派驻机构到位近2个月来,15个派驻纪检组通过政治生态调研查找廉政风险点、制定风险防范措施、持续开展“四风”问题检查、全力做好扶贫领域专项整治、抓好警示教育等举措,对被监督单位党组织的党风廉政建设情况进行“大体检”,查找存在问题,提出纪检监察工作建议,有效推进被监督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提高被监督单位广大党员自我查找与防范风险的主动性。

  同时,探索与被监督单位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上的共频共振,针对疑难问题,织密“协查网”,实现“1+1>2”功效。接下来,达川区还将进一步健全机制,持续锤炼业务素质,让派驻纪检组切实发挥“前线哨所”和“高清探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