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达州市达川区找准小切口 坚决亮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达州市达川区把树牢“四个意识”、践行“两个维护”体现和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小切口导入,坚决亮剑、雷霆问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断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
“责任书减少,责任更大了。”
“今年签责任书的事变少了。”“每个岗位都有明确的职责规定,层层签责任书确实没有必要。”“现在,少了那些形式,就有更多心思和精力抓落实了”……
春节过后,达川区委一条“全面清理签订责任书事项,凡是未经中央、省委省政府批准的,一律取消”的“禁书令”引发干部热议,受到热烈欢迎。
据了解,开年以来,达川区紧扣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这个主题,以清理责任书为切入点,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区委扛牢主体责任,首先作出表率,带头取消与乡镇部门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形成示范;区纪委突出监督首责,严格落实“禁书令”,牵头全区全面清理。截至目前,已清理取消责任书18类,“以责任书落实责任”的形式主义陋习得到有效整治。
不签责任书,责任如何抓落实?“现在,虽然很多工作不签责任书了,但区领导分片一线调研问效,加之区纪委全天候全覆盖监督,我们觉得工作责任更大了。”达川区檀木镇党委书记刘治江如是说。
“任务清单化,整治更准了。”
“区镇村3级,清掉工作群5个,安逸了!”近日,达川区石桥镇机关干部小刘在微信朋友圈的一条消息,晒出了该区干部在“基层减负年”收获的第二单“红利”,赢得不少点赞。
小切口牵引大变化,清理责任书只是开始。2019年以来,达川区通过开展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活动,从群众视角、以基层方位深度问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病灶”,深入分析“病因”,制定出台《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15项工作任务清单》,聚焦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切实为基层松绑减负、严格控制发文办会、服务群众和企业等4方面,明确责任单位,具化整治举措,完善整治体系,力除作风顽疾。以发文开会代替落实、刚部署就考核、网络工作群过多、工作过度留痕、滥用“一票否决”、对群众冷硬横推拖等饱受基层诟病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一一被列入整治《任务清单》,全区联动,精准“动刀”。
“对照区委专项整治《任务清单》,我们刚性运行大案报备、案卷抽查、回访监督、三色预警、责任追究等五项机制,力促我部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整治到位。”在区纪委派驻纪检组指导下,达川区商务局打出了本部门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硬核五招”。
“达川区石桥镇八一村党支部书记邱小波不按要求公示本村党务、村务、财务情况,侵犯群众知情权,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达川区管村镇马滩村党支部书记李彬未按相关要求开展党组织生活、及时安排扶贫工作,工作作风漂浮,受到党内警告处分。”……一个个作风问题的严肃查处,一件件典型案例的通报曝光,清晰传递出了达川区坚决靶向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强烈信号。
“我们将坚持严字当头、细处着手,精准亮剑、重点突破,一体推进纠正‘四风’,促进作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达州市委常委、达川区委书记许国斌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