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华西都市报”关注大竹:见微知著 “廉洁种子”在大竹县中医院发芽
发布时间:2018-07-27
来源:
华西都市报
医者仁心,是中国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传统中医始终推崇的医德。医院如何把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紧密融合,是新时代背景下的新课题。在不断探索实践中,大竹县中医院以推进廉洁医院建设为载体,走出了一条别具特色的路子——改善医疗服务、创新行风评议、完善内部监督,均被融入医院的文化建设中,真正让“廉洁种子”在医院生根发芽。

医院的廉政文化无处不在

挂在病区内的举报箱

工作人员更新督查通报
从医必“廉”
廉洁意识被植入思想深处
54岁的成都患者熊女士,常年被全身疼痛折磨,听说达州市大竹县中医院能治,遂专程到这家医院就诊。该院康复科主任练友玲与同事会诊后,采用针刀、推拿、中药等综合治疗措施为其治疗一周,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练友玲精湛的医术、优质的服务、细微的关怀以及显著的疗效,让熊女士非常满意。为此,她给练友玲包了一个装有1000元的红包,被练友玲断然拒绝。“医者仁心,治病救人是医生的职责,我们会对每一位患者负责。”听了练友玲的解释,熊女士有些脸红,不断自责“对医生不尊重”。
医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对“德文化、廉文化、家文化”三大文化特色品牌的打造,在“以廉促医、从医必廉”的廉洁医院建设主题引领下,廉洁,成了所有医务工作者的行动自觉;廉洁意识,也被植入该院每一位医务工作者的思想深处。
自正式启动“廉洁医院”建设以来,无论是专业技能、服务质量,还是对待患者的方式,大竹县中医院都花了大力气进行提升。患者到医院看病就医,不仅合法权益能够得到保障,还能体验到该院医务人员无处不在的人文关怀。今年1至5月,该院患者对医院工作的满意度超过了98%。
管医必“严”
内外双向监督渠道被打通
医院的门诊大厅前的小广场,廉政文化宣传栏点缀其间;门诊大楼的每层楼道内,都设置有新房投诉箱;住院区域的临床科室墙壁上,“患者之声”专栏建立起医患沟通的桥梁;医院的大型公示栏内,敢于将“家丑”张贴在显眼位置对医务工作者进行警示……
大竹县中医院让“廉”的身影无处不在,折射出来的,是这家医院对医务人员管理的“严”的态度和决心。
在“廉洁医院”建设过程中,该院将行风评议和各种监督渠道相结合,打通内外双向监督渠道,将廉洁文化延伸到每个科室,有效从源头上防止了因职业衍生的腐败现象。不仅如此,该院还对10个重点岗位建立廉政风险点,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风险防控措施,对医院重点监控药品和高质耗材用量实行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极大地压缩了腐败的生存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该院还聘请了13名群众代表、服务对象、社会人士和主管部门代表作为行风监督员,定期召开座谈会,多角度、多层面查找医院在服务能力、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差距,以促进医院提质增效。
【新闻延伸】
“廉洁医院”是大竹县的
“廉洁细胞”之一
2018年初,大竹县制定并印发了《关于建设“廉洁细胞”工程的实施意见》,明确建设机关、村庄、社区、学校、医院、企业、两新组织、景区、家庭9类廉洁细胞,坚持示范引领,将廉洁的种子播撒在竹乡的每个角落。
今年以来,大竹县纪委监委紧紧围绕县委工作大局,整合全县宣传力量,坚持把廉洁文化作为培育社会“廉洁细胞”的重要手段,培育社会新风,扫除陈规陋习,廉政大宣传格局逐步形成。通过不断努力,大竹县的“廉洁细胞”工程建设,逐步营造出人人倡廉、处处讲廉、事事创廉的良好社会氛围,为建设“廉洁大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