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中国改革报:四川达州经开区正风肃纪助推改革发展
发布时间:2018-12-29
来源:
中国改革报

四川达州经开区正风肃纪助推改革发展
持之以恒改进干部作风,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强化监督执纪问责
清风与经济发展同行,正气伴党员干部成长。过去五年,四川达州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认真贯彻落实达州市委和市纪委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切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持之以恒改进干部作风,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以“零容忍”的态度惩贪治腐,有力促进了党风政风持续好转,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障。
牢牢抓住管党治党主线
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战场,达州经开区涉及大量的土地出让、拆迁安置、工程建设、资金流转等与重大经济利益相关的工作,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时时刻刻都不能有丝毫松懈。
达州经开区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通盘考虑、协调推进,每年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先后出台了《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工作意见》等系列文件,明确了5个方面、36个小项党风廉政建设内容,形成了“三查、四访、四改”主体责任改进机制,有效保障党风廉政建设有力有效推进。
每个季度,经开区党工委书记袁晓春都会听取班子成员履行主体责任工作汇报,雷打不动。该区坚持领导班子带头示范,党工委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仅2017年便签批党风廉政建设意见40余次、过问重大问题30余次、督办重要案件30余次、约谈领导干部50余次。
树起党员干部良好形象
实践证明,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思想基础。五年来,达州经开区围绕思想政治建设,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深入开展多形式、广覆盖、全领域的廉政宣传教育。
该区将党章、党规、党纪教育纳入各级党委(党组)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纳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范畴,纳入各级领导干部培训学习内容,纳入廉政谈话内容,每年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开展专题教育培训,通过进行党风廉政知识测试等方式,引导党员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树立良好形象。
创新教育载体,结合“党员活动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活动,不断丰富党风廉政建设理论学习体系。运用经开区门户网站、微博、微信等媒介,开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专栏,进一步提升廉政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保持惩贪治腐高压态势
惩贪治腐,达州经开区一向旗帜鲜明、态度坚决。2017年,先后实施了“133+1”专项整治、清源行动、作风建设专项整治等行动,共自查问题726个,整改问题726个,排查线索问题6件,立案查处4件;有9名党员干部主动交代说清问题,主动退缴违纪违规金额9万元。
认真开展巡察工作,加大对低保评定、村级财务、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的巡察,剑指基层“微腐败”。2017年,该区全面清理村、社区财务督查61批次,对发现的139件问题进行了及时整改。紧盯招投标、政府采购、土地出让、矿产资源开发、专项资金使用、基础建设等领域;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基层领导干部虚报冒领、截留私分、挥霍浪费、优亲厚友、与民争利、以权谋私等问题。
五年来,经开区先后立案查处53件53人,移送司法3件4人,诫勉谈话等组织处理29件29人,通报42件69人,有力遏制了腐败行为的蔓延势头。
进一步密织制度防线
注重用制度管人管事,坚持改革除弊、因地制宜,不断完善园区廉政建设制度体系,进一步扎密扎牢制度的藩篱。
建立重大项目督查问责机制,始终将项目视为生命线,实行重大项目纪工委专人联系制度,跟进保障项目落地实施全过程。在项目争取引进、审批服务、推进实施等方面明确了问责内容,坚持组织体系保障项目,压实责任推动项目,舆论震慑护航项目,问责问效规范项目,实现了服务质效全面提升,投资环境全面优化,项目集聚全面凸显。
建立第一种形态规范运用机制,发挥抓早抓小、动辄则咎的治本功能,制定出台《关于推进落实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实施意见(试行)》,使第一种形态科学化、制度化、具体化、规范化,达到治未病、防初萌的目的。2017年,经开区共实践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76人次,其中谈话提醒8人次、约谈26人次、函询23人次、诫勉6人次、责令在民主生活会上作说明2人次、批评教育11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