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华社:四川渠县查微腐惩蝇贪 “变脸”合同的背后
发布时间:2019-07-15
来源:
新华社

“青龙镇铜鼓村村支部书记郑某和村主任何某,在安装天然气过程中,向147户村民加码收取安装费6万余元,分别受到党内警告和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日前,四川省渠县青龙镇铜鼓村的村民迎来了一场特殊的村民大会,该县纪委监委在此组织召开院坝反馈评议会,现场通报对铜鼓村支部书记和原村主任的处分决定,并当场退还违纪所得,赢得群众的一片掌声。
去年4月,有群众向渠县纪委监委举报:青龙镇铜鼓村村委会向村民收取的天然气安装费有猫腻,多收了。接到举报后,县纪委监委立即成立调查组,采取走访群众、查阅资料等方式深入调查。
令调查人员感到蹊跷的是,铜鼓村村委会于2018年2月与渠县华润燃气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天然气居民集体户安装合同》,约定安装费用为4300元,然而村民们纷纷出示村委会开出的收据显示收取的天然气安装费是5300元,比村委会与天然气公司签订的合同整整多出1000元。这是怎么回事?每户5300元的费用又是如何核算出来的呢?
调查发现,这起天然气安装合同的成功“变脸”,还得归功于一位名叫陈某东的“串串”。原来,铜鼓村早在2017年8月就向渠县华润燃气有限责任公司提交了安装天然气的申请,但迟迟不见回音,几次催促后才得知是全县天然气安装任务量大面宽,要排队等候安装。作为村支两委负责人的郑某、何某没了辙,这时该村二组村民何某钊称其姨侄陈某东在天然气公司有熟人,可以帮忙联系天然气安装一事,并把他介绍给了二人。
陈某东揽到此活后,做事也不含糊。在他的各方协调下,铜鼓村村委会很快就与渠县华润燃气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4300元的安装合同,并与具有相关资质的中色十二冶安装公司协商好表后安装费用为550元。也就是说,村民们安装好天然气共需花费4850元。
“事儿办成了,可忙不得白帮,还必须得‘打点打点’。”这个道理陈某东在言语中明里暗里都进行了提示,郑某、何某自然也是清楚。可这“打点”的费用由谁来出?“羊毛出在羊身上”,为谁安装天然气就由谁来出。郑某、何某打定主意后,便由何某以村委会的名义向147户村民收取了天然气安装费5300元,并出具了村委会的收据。每户加码收取的450元,共计6万余元就落进了陈某东的腰包。
根据郑某和何某的交代,调查人员马不停蹄找到社会人员陈某东。他坦承自己毫不犹豫答应协调铜鼓村天然气安装事宜,就是为了想从中捞取好处,也据实交代了在该村委会办公室收取何某给他6万余元好处费的事实,并全额退还了出来。
鉴于这种做法严重损害了群众切身利益,渠县纪委监委给予何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郑某党内警告处分。其以村委会名义加码收取的6万余元安装费全部予以追缴,如数退还到铜鼓村147户村民手中。
“真没想到收了的钱还能退还给我们,我们很满意。说实话,县纪委在查处了铜鼓村这起事情后,还及时反馈处理意见,我们非常感谢……”反馈评议会当天,该村村民陈刚拿着失而复得的钱掏心窝地说。同时,在对此案的调查处理情况进行民主测评中,99%的村民投了满意票。
对查处群众身边的典型案例,渠县纪委监委通过院坝反馈评议会的形式进行反馈评议,对满意率低于80%的案件返回调查组重新核查,待查实后再次反馈评议,直至群众满意。去年以来,共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283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88人,召开群众大会反馈重点信访案件68件,实现了在全省党风廉政建设满意度社会评价中连续三年居全市第一的目标,以评议束权力、赢民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