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廉洁四川”关注通川:高悬巡察利剑维护绿色政治生态

发布时间:2018-07-30 来源: 廉洁四川
  开展7轮常规巡察、1轮专项巡察和1轮巡察“回头看”,共巡察32个单位,发现问题961个,问题线索252件,已立案35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9人,诫勉谈话78人,函询55人,通报曝光8人,建章立制432条……这份达州市通川区委巡察机构成立两年来交出的“成绩单”,是通川区委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推动党内监督全覆盖的生动写照。
 

在全区启动巡察工作
 
  主动作为  率先成立巡察机构
 
  “我们就是要通过巡察,让那些只想怎么当官、只想怎么拉关系、只想怎么自己挣钱的人无处藏身。”区委书记杜海洋在区委巡察工作动员部署会上说道,通川区委在全市率先成立巡察机构,启动巡察工作,着力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
 
  据悉,通川区委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完善巡察工作体制机制,强化对巡察工作的统一领导。全力支持巡察机构建设,选优配强巡察队伍,始终做到资源、力量、人才向巡察工作集中、倾斜、聚集,并实现人财物独立管理。巡察工作启动以来,区委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先后14次组织召开常委会研究部署巡察工作,18次专题听取巡察工作情况汇报,彰显了从严治党的决心。
 

巡察干部仔细查阅档案资料
 
  利剑高悬  不正之风无处遁形
 
  复兴镇孙家平村张大爷点开“通川廉连看”微信平台看到“孙家坪村主任黄某在低保评定中优亲厚友,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消息后,竖起大拇指说道“原来这个巡察是动真格的,我们反映的问题这么快就有了结果,太好了!”
 
  该区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提高发现问题的精准度,围绕区委中心工作,聚焦群众关注的热点、痛点,紧盯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及成员,突出巡察监督重点,按照“党建+党风廉政、脱贫攻坚、财务审计”的一带三模式,组建巡察组开展巡察监督,着力发现个性问题、找准要害问题、深挖根源问题,提升巡察质量。
 
  “牢固树立重大问题未能发现就是失职、发现却未如实报告就是渎职的工作理念,克服一切困难,破除一切障碍,切实做到不发现问题绝不收兵。”区委的每一轮巡察目标都十分明确。
 
  该区委始终坚持从严从实教育管理巡察干部,坚持党建为先、教育为本、制度为基的“三为”理念,从严从实教育管理巡察干部,多措并举增强巡察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此外,还坚持创新驱动,不断增强巡察工作的实效性。在观念上求新,在方法上求活,在制度上求实,创新建立“十巡十察”工作法、“四个一”工作机制、“1234”工作模式,探索推行“督查、巡察、问责”三位一体专项巡察、交叉巡察,让巡察利剑震慑常在。
 
  压实责任  维护绿色政治生态
 
  在巡察工作开展过程中,建立“四账”工作机制,如实“报账”,进驻巡察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形成巡察报告和问题线索专报,从全定责明责。精准“交账”,分层面原汁原味反馈巡察意见,开展8次整改情况督查,对19个整改期满单位的整改报告进行审核,从实担责履责。规范“转账”,对巡察移交问题线索实行清单式管理,对移交问题线索办理超时的4个党组织进行通报,并对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从严追责问责。
 
  对巡察发现问题较多的党组织,区纪委书记对其主要负责人进行廉政提醒谈话,区委组织部部长对班子进行集体约谈,严明要求,压实责任,督促问题整改到位。
 
  在狠抓问题整改的同时,做实做细巡察“后半篇”文章,发挥巡察的震慑、遏制和治本作用。针对党的领导弱化,探索实行事业单位党政分设,在规模较大和党员较多的党组织配备专职副书记,建立基层党组织议事决策规则备案制度;针对党的建设缺失问题,召开全区基层党建工作会,举办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开展党支部标准工作法专项检;针对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建立行政处罚案件分级审批制度,完善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出台村(社区)集体资金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两年来,随着区委巡察工作不断深入推进,全区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提升,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服务意识明显提升,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的主责意识明显提升,管党治党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水平明显提升,推动形成了风清气正、廉洁奉公、团结奋进的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