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华西都市报”关注万源:三措并举 给“微腐败”施一剂“防腐剂”

发布时间:2018-06-28 来源: 华西都市报
  群众对于政策知晓度低、权利行使不阳光等问题一直基层“微腐败”产生的重要原因。因此,今年以来,达州万源市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过程中,找准源头,对症下药,通过让基层群众成为“裁判员”,让网络平台成为“监督员”,让干部家属成为“守门员”三大举措,为预防“微腐败”施了一剂“防腐剂”,让党风廉政建设的清风吹遍了万源的青山绿水。



 
  化解“知晓难”
  让基层群众成为“裁判员”
 
  “村委会墙上的这些漫画通俗易懂,办事需要走哪些程序、办理过程需要多少时间,一看就明白,既美观又实用。”万源市白沙镇青龙嘴村的村民王华明说,“阳光村务”上墙后,村干部的服务态度变好了,办事效率也明显提高了。
 
  权力监督做得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万源通过全面梳理基层“小微权力”,出台《村级“小微权力”清单三十二条》,匹配通俗易懂的小微权力漫画,理清小微权力“边界”,使群众办事有“遵循”。这种把权力运行放在群众的眼皮子底下的做法,群众无不点头称赞。
 
  “小微权力监督进万家”,万源市在集中公示和网络公开的基础上,以村民小组为单位,让党务、村务、监务、财务内容公示实现从院落到户的全覆盖,彻底化解居住偏远、年老体弱留守人群村务“知晓难”的问题。
 
  行权“阳光化”
  让网络平台成为“监督员”
 
  “任何一个行权事项从受理、审核到审批,都有一个完整的运转流程,每一步都要承担各自的责任。”万源市国土资源局工作人员在操作演示“万源市脱贫攻坚互联网监督平台”时解释说。
 
  万源的“脱贫攻坚互联网监督平台”,将村集体“三资”管理、惠农资金、脱贫攻坚、工程项目建设等54项内容全部“晒”了出来,实现了“清单之外无权力,清单之内全上网”的目标,全市38个行权部门的权力运行,全程暴露在阳光下。
 
  不仅如此,万源还建立了权力运行“数据库”,巡查组可随时与“阳光村务”公开数据进行比对。若发现“猫腻”,立即通过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的暗访督查方式精准监督,及时扫除传统监督和互联网监督的“盲点”。
 
  构筑“防腐墙”
  让干部家属成为“守门员”
 
  “没有交代问题之前,老婆始终不给我好脸色看,我的思想压力很大。”万源市白沙镇牟家坝村党支部书记曾某,最终没能拗过妻子,主动向组织交代了自己多年违规领取低保金的情况,并主动上交了4000多元违规所得。
 
  今年以来,万源以弘扬清廉家风作为加强党风廉政教育的突破口,引导干部践行好家训、培育好家风、涵养好作风,管住“微权力”、预防“微腐败”。截至目前,万源已向全市科级领导干部家属下发倡议书1500余份,号召妇女同志当好家庭廉洁“守门员”。
 
  “我们出台了《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监督管理制度,构筑起组织、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监督管理模式。”万源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董代春说,这些举措的实施,彻底铲除了“微腐败”滋生的土壤。